2016年7月31日 星期日

嫁個善良和有趣的人

選老公的話,要選一個善良有趣的人,這個提議是在一個叫Happier的Podcast裡聽到的。Podcast的主持是Gretchen Rubin,她出了一本叫Better Than Before的書,講怎樣可以培養好的Habbits,令你比以前更好。善良(podcast裡用的是英文"Be kind")和有趣("have fun")是Gretchen的父母給她和她妹妹選老公的建議。原因很簡單,一個不善良的人,對你終有一天也不會善良,而跟一個沒趣的人一輩子,你會悶死!

我覺得這個善良和有趣的建議非常好,而且我有一個更深的想法。善良一定是首要條件,很多有趣的人會帶一點邪氣,所以一定要將善良看得比其他甚麼都重要。你可能會問,那其他條件,如有錢、孝順、有才華、誠實、有共同興趣呢?讓我詳細解釋為甚麼它們比起善良是較為次要。

首先是有錢。這個其實有些爭議性的,因為有錢的確帶來很多便利性的。很多想做的事,沒錢真的做不到。可是如我之前一篇快樂的好處所說,我們的想法很多時會本末倒置,我們覺得因為錢令我們很多事都可以做了,我們就會快樂,其實我覺得是只要我們快樂,做甚麼事都不太有關係。不能開寶馬,踩單車可以鍛練身體,又沒有泊車的煩惱,也不怕給安沒好心的人看上;沒有大屋,沒有高牀軟枕,那就擠一點,温馨一點,用舊的東西環保一點。香港無線電視劇集「創世紀」的許文彪說過一段話我覺得很好:
我很想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間,那有精美的佈置,可是如果沒有,無所謂。
我很想有足夠的財富,能滿足我自己和所有身邊的人,可是如果沒有,無所謂。
我還想有很多的孩子,那是我最大的願望,可是如果沒有,無所謂。
我最在意的是這個家有你,有你在我身邊陪我,其他的沒有我都無所謂。
我們想一想,錢對我們的便利性,未必那麼重要,那挑另一半時,錢當然要放在次要的位置。當然了,如果嫁個爛賭的,吃飯也成問題,那就不好了。

才華很吸引眼球,但作為跟你過一輩子的人,才華有時可能會是個阻礙。有才華的人多是想法出眾的,自然會有點輕視世界,輕視你;對你少了一點尊重,你跟他會好嗎?

跟你有共同興趣,自然你就會覺得有趣,如果沒共同興趣, 一個有趣的人也會想辦法令你笑起來。有趣的人,沒有大才華,思想也會是比較敏捷一點,這個是額外奬賞。

孝順和誠實,這兩點我是糾結了好一會才把它們放於比善良次要的位置。先說孝順,我認為我們欣賞的孝順,是因為一個人對養他的父母好,那是出自內心的一股感恩的心,這個是善良「包了」的。孝順的人,難免有時要為你這個媳婦和他父母之間難以抉擇。做父母的,尤其奶奶這個和媳婦的天敵,有時會有過份的要求,一個太孝順的人,只好順父母意,對你來說,當然是不好了。相反,一個善良的人,會較多選擇的是怎樣去平衡雙方,甚至犧牲自己來成全別人,自然這個選擇是較好。

誠實,是在現實生活中根本難以做到的事,做到了,也未必使身邊的人開心。例如你最近胖了,他直接跟你說,你會開心嗎?鼓勵的話,忍著不說的話,有時比誠實的話更重要。你可能會問,不誠實的人,不是會對你不忠,養小三,或劈腳嗎?答案是會,而且極有可能,但一個善良的人是不會對你不忠的,因為他知道這樣會很傷害你,他連自己的那關也過不了。

一個善良的人,會希望你好,用心的保護你,照顧你。一個有趣的人,會用心去取悅你,令你開心快樂,笑著的過每一天。所以,要幸褔快樂,就選擇一個善良同有趣的人吧。

2016年7月24日 星期日

控制差事數量,讓時間留白

要人生感到富足,你就要令自己感到是在主宰你自己的人生,而要主宰你的人生,你就要主宰時間,因為當你在時間上游刃有餘,隨時可以做你心血來潮的事的時候,你就會感到你不是被外來的事情推著走,而是你去選擇做你喜歡的事。

無論個人或公司,如果有用開清單(checklist)的人都可能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要做的差事太多了,而且沒完沒了。我可以告訴你,事實就是事情真的是沒完沒了的,因為不游水的鯊魚就只有死亡,你上司會不斷有新的差事給你,你自己也不斷會有身邊的人和事要處理。要打破這個局面,就要認清楚這個事實﹕
你有無限的差事要做,但你的時間有限,別人也知道你時間有限,所以你不用做所有的差事。
對,就讓事情擱著吧。就我自己來說,有很多題材想在網誌上寫,但我只給自己定下"一星期一文"的目標,這個目標比較容易輕鬆,沒壓力,也就更有動力去做了。其他的,就以後再算吧,時間有限!

每晚睡覺前,想想明天有多少時間做事,開一個清單叫"一天的事",寫下你時間內可以做到的事。如果是工作時間,只分配八成的時間就好,如果是私人時間,如週末,分配五成就好。時間內分配不到的事,就開個文件把它們裝在那裡,到你想做又有時間做的時候才做吧!介紹一下,這個"一天的事"清單你可以用Google Tasks (在Gmail有的) 或Google Keep上存,無論在電腦或電話上也可以看到,可以編輯,超方便。


睡前寫好清單"一天的事"為明天準備
這裡有兩個細節很重要。第一,時間內分配不到的事一定要寫下來,和那些事有關的資料也可以粗略的寫下來,例如一些超連結,參考書的書名,等等。電腦開個文件寫下就好了,快捷方便,文件名可以是"差事倉庫"("activities inventory"),甚麼都可以,但你要記得你存好的地方。這樣做你就是真的把事情放下了,心裡會很舒坦,不用常常要想著有甚麼事情還沒做。到你計劃空閒時間要做甚麼的時候,才來這裡找找看就可以了。如果事情是你真的要做,但不是明天做的話,可以放在日曆軟件,例如Google Calendar,提示自己下次分配時間要考慮這件事。第二個細節,就是要將這個"差事倉庫",放一個你不會常常看到的地方,因為眼不見為乾淨 ^_^ 你知道它的存在,知道它在哪就好,常常給你看到的話只會增加壓力。
時間內分配不了的事寫在"差事倉庫",可以安心睡覺了。

在睡覺前寫明天要做的"一天的事"對睡眠有很大幫助喔,明天要做的事都決定好了,而以後的事有明天可以再分配,現在不睡覺還做甚麼 ^_^ ?

每天你就跟著"一天的事"去做就好了,做完一樣剔一樣,我建議是由最重要的事開始做,甚至在吃早餐之前做,不過也是隨你啦。
好了,做完了,有多餘時間,怎麼辦?去輕鬆一下吧!打機、刷facebook、微信、聊天比屁,甚至只坐著甚麼都不做(不就是冥想嘛^_^|),都可以!有人打給你約你今晚吃飯嗎?去吧,你有時間!沒有包袱的你可以做任何喜歡的事,因為你今天已經"做夠了"。



我知你在想甚麼,不是有那個"差事倉庫"嗎?不用管它了嗎?要做廢青了嗎?其實當你做完"一天的事",真正有空的時候,在"差事倉庫"裡找些事放進今天"一天的事"去做也可以,也是我鼓勵的事,畢竟社會上需要很多像你這樣努力工作的人!不過我先說你有空的話可以去輕鬆,就是想強調一點:
只有當你每天都有自己的時間,可以隨時沒有包袱地做任何的事,你才可以獲得真正心靈上的自由,你才會感到滿足。
想做多一點的話,是你的選擇自由,不是無奈的接受。讓時間留白,就是為了有更多的選擇。

2016年7月18日 星期一

小心資訊氾濫,有深度的工作才是有價值的工作

現今科技發達,發放資訊的邊際成本是零,所以在社會上有很多人每分每秒都在發放資訊,你身邊都應該有幾個微信達人每天不停的轉載"重要新聞"或"不可不知"的冷知識吧。

獲取資訊的邊際成本也近乎是零。在排長隊等巴士等外賣等食等人等運到的時候拿個手機出來,按一下應用,拉一拉屏幕,一堆訊息彈出來,喔,不要忘了那些網民回應!而身為有禮貌的你,當然也要回應一下吧!

我們以前在學校,學的課程都是有專人深思熟慮,經過多年的積累和沉澱的成果。老師要在短短的幾年教會你各樣學科的基本資識為你將來做準備,所以可以擠到課程裡,都是質量較高,"干貨"很多。我們不能放過任何課程上的訊息,因為它們對我們自己的才能發掘和發展,考試、升學,將來的成就,都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到畢業出來,資訊的發佈和獲取變成了另外一回事。發佈的人沒有甚麼為你想過,沒有理會對你有沒有價值,而你也已經不能像在學校的時候照單全收。這個世紀在發達國家的最大問題,就是我們對這個新的資訊世界根本沒有準備好。我們浪費大量的時間在這些看似都"非看不可"的訊息流裡,不知不覺又一天,不知不覺又一個月,不知不覺又一年,回頭看來,我們好像甚麼沒有做過,又好像做了很多,只能悲情的仰天長嘯﹕誰拿走我時間?

其實有些人都聽過不要浪費太多時間在facebook微訊上,但包括筆者在內的很多人都這些碎片化資訊卻是欲罷不能,就算不去回應一下,也要"like"一下,究竟是為甚麼呢?

人腦入面有一種化學物叫"多巴胺",英文dopamine。這種物質就是我們上癮的原因。打機的時候,我們看見我們的角式升級,學新技能,或消滅一些怪物,拿寶物,都會產生一些快感,令我們產生多些多巴胺,令我們感覺良好,產生回饋,繼續打機。這個現象其實和吸毒吸煙差不多,令我們對產生的多巴胺依賴越來越多,到最後損失的是時間,健康,甚至身命。多巴胺也不完全是壞的,很多人喜歡有一個checklist,每日根據這個checklist做事很有幹勁,其實也是因為在checklist上剔了一項完成的項目時,很有快感。

真正有價值的工作,一定要靠長時間專注才可以完成,因為當我們不斷的做一件事的時候,意識會走入潛意識去為我們工作,帶給我們靈感,帶給我們越做越順的感覺。在一本講深入工作的書Deep Work有一條方程式可以解釋這種關係:
工作成果 = 時間 X 工作強烈程度
 


有些人用了很多時間在那些淺的工作上面(shallow work),如看網文,看討論區,郤不用時間深入的去工作(deep work),所以用的時間沒有效率,到頭來走回原地。很多小說家有閉關的習慣,有些出名的還會租酒店令自己完全與世隔絕去寫作。微軟創辦人Bill Gates每年也會有兩次思想週(具體多少個週應該是每年都不同,視乎他要解決的困難吧)。Bill Gates會將自己與世隔絕去做鑽研,去想人生清單。這些習慣和背後的道理,我們要好好學習。

有時,我們去做那些快而不用腦袋的事,如在Facebook,微博上刷文,按按like,是因為我們在逃避去做一些我們覺得困難的事,如讀一本書,做習作,做研究,或一些需要幾天才完成的事。這個問題我們有兩個方法解決。
第一個方法是給自己一個限定時間去做一件事,如三十分鐘,甚至短一點只二十分鐘,條件是在限定時間內只做這一件事。
例如要做的工作是寫一篇千字文,不知如何入手,我們可以給自己說要在這事情上工作二十分鐘,不論結果如何二十分鐘後也可以隨便做別的。在這二十分鐘裡我們寫個大鋼出來也好,只寫文章開頭一段也好,或只寫個結論也好,很多時我們完成這二十分鐘後會有開竅的感覺,會做繼續做下去,不過當然如果真的做不下去在完成二十分鐘後也可做別的,甚至去看facebook也可以,因為畢竟這是和自己約好專注二十分鐘的條件!
第二個方法是花一點間去計劃一下怎樣將一件大事變成多件小事,將事情碎片化。
這個方法令我最深刻的應用地方是在寫程式上,因為很多時工作都是以季度看進度,一個project很大,我經理的提議就是假設我可以請幾個人幫手,我會怎樣去分擔工作呢?只要將一件大事變成多件小事,我們可以清楚看到事情的進度。因為小事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我們有更多動力,少點借口。這個方法可以連同先前所說用一個checklist,每做完一件小事就剔一個,讓多巴胺為我們工作!

從今天起,就不要花時間在那些沒深度的工作上了。如果你要想讓自己精通一樣技能或成為一方面的專家,不要只上網看看tips,扒那些短文,而是要花時間在真正的鍛鍊上,例如學畫畫的就花多些時間在臨摹上,讓大師給你做標準;學寫作的就看看那些名寫作者的作品,如那些評論,你可以對要評的事看一次,根據作者的觀點寫一次,對照一下,你會發現一些重要字詞和一些文章的結構有甚麼特別之處;學投資的就認認真真看公司的年報和競爭公司的年報,自己寫個研究報告出來,放上網給人評論一下。

如果你是賣金融產品,如基金、保險的,不要只扒微信文,看雜誌,你要自己看看你手上的產品,想像自己要賣給李嘉誠的話要怎樣去突出你產品的獨一無二,回答三個問題1)他為甚麼不能安於現狀,而要考慮你的產品;2)你的產品比其他有甚麼優異之處;3)為甚麼要現在買。這三個問題其實是出自一個營銷高手Mark Cranny。你也可以寫寫網誌,寫一寫長篇文去介紹你要賣的產品,就算不是公開的,把自己的想法寫下的這個動作也對你在跟別人說話的時候會更有信心,思路更清晰。

每做完一個大的決定,或是跟客戶談了一段時間後,寫下過程,寫下甚麼做對了,甚麼做錯了,之後去怎改善,下次怎樣做得更好。

只有花真正的時間和精神去做一件事,去做你的工作,才會有可觀的回報,要記住,有深度的工作才是有價值的工作。

2016年7月3日 星期日

成人看書要拆書

讀書可以說是投資回報最高的地方,只花幾十元就可以有別人幾十年累績的經驗知識。長了知識,對這個世界多了一份認知,對富足人生有所幫助。但讀書需時,而且我們往往讀過之後都忘得七七八八,讀完也好像沒增值多少,究竟為甚麼呢?

之前看了一本書"這樣讀書就夠了",作者叫趙周。書中介紹了一位人物叫劉一秒。劉一秒開了間公司叫思八達,賣課程的,幾千,幾萬甚至幾十萬的課程。那些課程題目有"宗教智慧","演說智慧","運營智慧"等等。對像是中國的企業家,管理者。課程內容其實是一些很簡單的東西,只是把一些經典書如"管理的实践" (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 "第五項修煉" (The Fifth Discipline)的道理東拼西合。有人叫這位"秒哥"做大師,有人說他是騙子,究竟他是甚麼呢?

趙周認為其實劉一秒不是騙子,因為劉一秒將這些簡單道理跟那些企業家和管理者的自身經驗結合了,令知識更容易用到工作和生活上。這個過程叫"學習者把圖書的知識轉化成了自己的能力"。那些高管把經典著作的道理用在他們的企業上,賺回來的利潤比課程的費用高出不知多少倍。

以趙周之見,成人讀書,覺得要看懂,記住,但其實這只是應付考試的思路,是以圖書為學習主體的思路。正確讀書學習的主體應該是學習者自己。

閱讀本身不能創造價值,理解和記憶知識都不能創造價值。改變行為只發生在把讀來或者聽來的知識結合自身經驗進行反思之後。

趙周說我們沒必要寫大鋼,記筆記,甚至不用讀完整本書。因為1)任何一本書都有很多你不需要學習的知識﹔2)讀得越多,不見得用得越多(有一本書叫The One Thing就說明了只有一樣的好處);3)只要你能在工作中用上一點,任何一點,圖書給你創造的價值已經遠遠值回書價。

拆書有三個步驟,縮寫為R. I. A.。

第一﹕閱讀 (Reading)。選自己想學習的書,最好是心中有問題覺得這本書可以找到答案的。略過不重要的,只讀重要的部份。


第二﹕引導促進 (Interpretation)。即以你自己為中心,聯想經驗,聯想以前學過的東西。


第三﹕折為己用 (Appropriation)。體驗 + 反思



讓我用一個例子去說明一下。我最近在讀一本書叫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作者是采铜。讀這本書當然是為了怎樣去增值自己,令自己工作有效率,其中一段是這樣﹕

任務轉換 (task switching) 也可以算認知心理學中的一個經典課題了。心理學家早就發現,當任務A轉換到任務B後,執行任務B的績效比非任務轉換下執行B的績效差,這個差異稱為"轉換損耗" (switching cost)。轉換損耗的形成原因主要有兩種,一是任務A留下的認知慣性,也就是之前已經習慣了任務A的認知情境,反應方式,這個慣性會對完成任務B造成扞擾,二是做B的時候需要對B進行認知重構,重新回憶起B的相關背景和信息,這個重構也需要時間,而且可能不完整。

用第二步引導促進,可以將這段理解為造事最好是同一件事或同一種事連續做下去,到完成後才轉。記得在以前麥當努做都是分工的,一個人負責煎肉和炸雞,另一個負責把肉、包,跟配料組合好,一個負責將一張單不同的食物放在一起放到前枱,一個負責做收銀。這樣工作是很有效率的。

第三步是拆為己用。打文件要快,可以在打的時候不去改錯字,尤其是打英文,文書軟件都會自動把錯字用紅色㡳線劃起的,到打完最後才把錯字改回來,那就因為打字的時不用去用滑鼠,把眼睛轉回去錯字再轉回來,令打字更快。如果是打中文的話可以用打記號來記住要返轉頭改錯字,例如打個"xx"。另外一個應用是在寫作時,可以先把要點寫出來,不用詳細解釋,只把文章的結構寫出個大概,就像一本書的目錄一樣。之後就把那些重點詳加寫出來,加解釋,之後才改正文法,看修辭,到最後才引文和圖片插圖,這樣一層一層的寫作可以將心專注在文章的每一層一氣呵成做好,事半功倍,而且層與層之間可以給自己休息的機會。

趙周還具體的介紹了一個運用RIA的方法叫"拆書幫便簽讀書法"在讀書時可以應用到。這個方法簡單來說就是在讀書時用三種不同顏色便簽紙分別寫下三種內容﹕1) I, 用自己的語言重述知識;2) A1, association, 描述自己的相關經驗;和3)A2, action, 以後我怎樣應用。你可以用較快的速度去讀,到讀到核心觀點和重要建議時判斷對你是否有用,才放慢速度去讀,寫下I, 貼在那頁,想想自己有沒有相關情景,寫下A1貼在那頁, 結合讀到的知識,想到自己以後如何運用,寫下A2貼在那頁, 越具體越好。讀完整本書後就把所有A2便簽拿出來貼在牆上,提醒自己日後應用,改變行為。

用這個RIA拆書方法不但因為加了大量思考,可以增加對書中內容有更深刻的記憶,而且學以致用,將投在讀書的時間拿到最高的回報,真的是這樣讀書就夠了。

銀行家和火腿通雞扒蛋

有個德國人叫Heinrich Böll在1963年寫了一個講旅行者同一個漁民的故事,故事後來變了其他幾個版本在網絡上傳起來,現在通常看到的是"美國生意人和墨西哥漁民"(The Story of the Mexican Fisherman)。簡單的故事卻有人生的大道理,我現在把它改為"銀行家和火腿通雞扒蛋",向大家說一次:
在一個屋邨商場的一個小舖,有對夫婦開了一間小餐舘。舖面很小,因為餐舘賣的食物很簡單,而且只賣早餐,或者說,只賣一款早餐,火腿通粉配雞扒煎蛋或炒蛋,飲品配奶茶或者冰箱裡的維他飲品。 

夫婦每星期一至五早上都會在六點鐘到舖頭準備,大概七點鐘開門,賣早餐賣到中午一點就關門。由於雞扒煎得很香,煎得油而不膩,炒蛋很滑,火腿通有簡單的雜菜粒,但重點是湯底是自家製的雞湯,味道很鮮很特別,很多人每天都會來光顧。舖面不大,很多人都買外賣,而他們的朋友或同事看到聞到,也慕名而來。 

有個多年經驗的銀行家來到餐館吃了這個火腿通雞扒蛋,覺得很美味,就問老闆﹕「為甚麼你每天賣到中午就關門了?」 

老闆﹕「因為中午我的兒子放學回來,我兩老婆就跟他一起收拾回家。」
銀行家﹕「那回家之後那麼多時間做甚麼?」 

老闆﹕「老婆做午飯大家一起吃,之後就看兒子做功課,問問他上課學甚麼。有時可能來個午睡,間中同老婆出去行公園,看電視,看書,探朋友,每天都不定的,也沒所謂。」 

銀行家﹕「那計落你兩公婆每個月都只有幾萬元落袋,應該不超過三四萬吧,為甚麼不做別的款,賣午餐,甚至晚餐呢?」 
老闆﹕「呵呵,我兩公婆很省,這些錢夠用了。」 

銀行家﹕「我告訴你吧。我是一個出色的銀行家,我可以令你風山水起。你可以借一筆錢買一個大的餐館,請幾個伙記,做多幾款早餐,賣到十一點,只後賣幾款中午快餐,賣到兩點,之後賣下午茶賣到五點半,最後賣小菜晚餐賣到十點。到時賺的會是你現在的幾倍,我說最少三四倍!」 

老闆也是第一次聽到這些,就問﹕「那要多少時間?」 
銀行家﹕「只要一兩年時間,就可以把一切做上軌道了。」 
老闆開始有興趣,就問﹕「那之後呢?」 
銀行家﹕「之後你就可以開分店了,先在香港九龍開三四間,你親自定製食品食材,弄個加盟店,到時你賺的又會是另外一個量級了。每個月幾十萬甚至幾百萬不是夢。」 
老闆﹕「幾十萬,那很好呀,那要多少時間呢。」 
銀行家﹕「這個要長一點,不過由宣傳到口碑傳開去,等資金到位開分店,搞加盟店,五年至十年可以了。」 
老闆﹕「那之後呢?」 
銀行家﹕「那之後就到戲玉了,你可以將餐館上市,公司價格番倍,到時你是上市公司主席,你腰纏萬金,不知多少人會知道你的名字,想認識你!」 
老闆兩眼發光,說﹕「哇,那真是太好了,到時我有名有利,你說做甚麼好?」 

銀行家大笑﹕「到時你可以退休了!每天等兒子放學和他吃午飯。之後就看兒子做功課,問問他上課學甚麼。有時可能來個午睡,間中同老婆出去行公園,看電視,看書,探朋友,每天都不定的,也沒所謂!」

這個故事可以帶出很多道理,但我只想說一樣,那就是你要想想你人生想要的是甚麼,要人生快樂的是甚麼,你可能已經擁有你想要的一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