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3日 星期五

實戰買保險

之前一篇精明地買保險分享了我認為怎樣去買對買夠保險,而這一篇我想把理論透過具體例子去實踐出來。

市面上的保險產品令人眼花撩亂,除了人壽外,其他產品的可比性不是很高,在網上也不易找到保費的資料。為了想更加具體去寫這篇實戰,我託在AXA安盛做的朋友關係給我去用他們的軟件看看怎樣去砌合乎我心目中的保險計劃,有實際數字和參考資料可以跟大家分享,所以這篇做例子的產品主是來自AXA,它們不足的地方我會有說明,也歡迎大家提供資料參考。

免責聲明: 我不是保險從業員,沒有任何關於金融或保險的牌照,這篇文章是純屬我的個人意見,概不構成你的個人建議。請注意,以下提出的產品內容和相關金額未必完全正確,而且有投資成分的保單會因利率假設不同而賠償不同,所以只可作為參考。

實戰例子


在香港住的一個三人家庭,三個都是香港人:
小明(丈夫): 文職,月薪三萬,即年薪三十六萬一年,三十五歲,不吸煙。工作有醫療提供,也有免費的人壽和永久傷殘賠償,金額是三倍年薪,即$1,080,000.
小芳(妻子): 家庭主婦,三十歲,不吸煙。
小強(兒子): 六歲,不吸煙

家庭資產負債:
自住房屋按揭:二百萬,月供九千。
基金投資:五十萬

其他目標:
小朋友準備一直讀政府學校,預計以後大學學費二十萬。這個二十萬是現時的價值,將來當然會增加,但我假設如果現在有二十萬的話,可以拿去做簡單投資來對沖通脹,包括儲蓄保險如中人壽的盈豐寶指數基金

自我檢查保險缺口


在去見保險經紀之前,最好自己先計一計需要幾多保障,缺口有幾大,心裡有個底才可以買對買夠。



小明(丈夫)
醫療不用,公司包了。
意外傷殘,喪失工作能力需要保障:
  • $2,000,000 按揭
  • 生活月費: 由於現在月薪三萬,九千去了供款,毛估估如果真的出事的話還了按揭後一家人省一點每月$15,000加上政府的千多三千輔助應該夠。用退休理財的方法算出需要每年支出的26倍,所以$15,000 * 12 * 26 = $4,680,000
  • $200,000兒子以後學費(假設在拿到賠償後可以拿去做簡單投資對沖通脹)
一共需要: $6,880,000

已有保障:
  • 公司給的: $1,080,000
  • 基金$500,000
缺口:
$6,880,000 - $1,080,000 - $500,000 = $5,300,000
危疾需要保障:
  • $2,000,000 按揭。危疾很少影響現有的工作能力(雖然升職機會大大減少),但為了,減輕心理負擔,還是預一筆錢去把按揭還了好。
  • 由於已經有醫療保障,危疾的賠償主要是為了長期藥物,生活上多了的不便,和心理上的補償。這裡沒有一個定數,但通常建議最少一百萬,也可以用家庭每年的支出十倍來做參考。這裡我取的是家庭支出十倍: $15000*12*10 = 1,800,000
  • 由於假設危疾不會影響工作能力太大,兒子學費的數目$200,000也不是太大,估計可以靠每個月的剩錢做投資來解決,所以不用計入保障額。
一共需要: $3,800,000

已有保障:
  • 基金$500,000
缺口:
$3,800,000 - $500,000 = $3,300,000
早死需要保障:
  • $2,000,000 按揭
  • 生活月費: 由於現在月薪三萬,九千去了供款,毛估估如果真的出事的話還了按揭後母子省一點每月$12,000應該夠。用退休理財的方法算出需要每年支出的26倍,所以$12,000 * 12 * 26 = $3,744,000
  • $200,000兒子以後學費(假設在拿到賠償後可以拿去做簡單投資對沖通脹)
一共需要: $5,944,000

已有保障:
  • 公司給的: $1,080,000
  • 基金$500,000
缺口:
$5,944,000 - $1,080,000 - $500,000 = $4,364,000


小芳(妻子)
醫療因為是家庭主婦,時間比較自由,有病可以慢慢排政府醫院,未必要買醫療。
意外傷殘,喪失工作能力需要保障:
已有保障:
  • 基金$500,000
缺口:
$3,120,000 - $500,000 = $2,620,000
危疾需要保障:
  • 政府醫院治療是可負擔水平,危疾的賠償主要是為了長期藥物,生活上多了的不便,和心理上的補償。這裡沒有一個定數,但通常建議最少一百萬,也可以用家庭每年的支出十倍來做參考。這裡我取的是家庭支出十倍: $15000*12*10 = 1,800,000
已有保障:
  • 基金$500,000
缺口:
$1,800,000 - $500,000 = $1,300,000
早死需要保障:
  • 只需要多了一點請人照顧兒子的費用,估計大約$5,000一個月。用退休理財的方法算出需要每年支出的26倍,所以$5,000 * 12 * 26 = $1,560,000
已有保障:
  • 基金$500,000
缺口:
$1,560,000 - $500,000 = $1,060,000


小強(兒子)
醫療小病不用保險,有大病的話日後可能需要住院的時間較多。雖然政府醫院可以解決問題,但一生人那麼長,每次都要排政府醫院有點麻煩,可以考慮買點醫療保險。
意外傷殘,喪失工作能力需要保障:
  • 沒有,不過有錢的話可以買一點以作補償生活上的不便
危疾需要保障:
  • 危疾的賠償主要是為了長期藥物和生活上多了的不便。因為兒子不用照顧家庭,這個只需要基本的$1,000,000.
缺口:
$1,000,000. 不能把用來保障父母狀況的基金$500,000用來填補這個缺口,不然當兒子和父母其中一個同時出現狀況的話保障會不夠。

早死需要保障:
  • 沒有。兒子不是用來防老,父母應該自己投資為自己退休打算,所以如果兒子過世的話不會增加家庭負擔,而現實一點來說,家庭支出少了,父母可以用來投資的錢會更多。

以上計算缺口時有個細節。基金$500,000重複的出現了在父母幾樣需要的保障上,所以如果父母同時出現幾樣狀況,基金並不能用來填補多於一種缺口,會出現比計算更大的缺口嗎?答案是否的,因為計算的需要保障時是獨立了來看,所以有些地方其實是重覆了保障,以免只有一項狀況出現時保障不夠。例如如果小明出現危疾,同時小芳出現意外完全喪失工作能力(打理家庭的能力)的話,保障一共有$5,100,000(注意基金$500,000只算一次)。用了$2,000,000還房屋按揭,還有$3,100,000,即大概每月多$10,000來用($3,100,000/26/12),加上每月省回的房屋供款$9,000,保障足夠。要留意的是如果基金佔每樣保障太大份額,缺口會計得太少,在出現兩樣以上狀況時可能會保障不夠,這個在計算時小心一點。

可以用來填保保障缺口的保險計劃



小明(丈夫)保單, 35歲,不吸煙
保險公司AXA安盛
保單名稱十年續保真智精選定期保險(消費型)
+ 金裝康愉保險(消費型)
+ 意外保險(消費型)
+ 倍關懷意外保險(消費型)
最高保障年齡真智精選: 75
金裝康愉: 65
意外: 65
倍關懷意外: 65
保單生效日2016/01/01
主約繳費年期永遠
今年實繳保費$7100(真智精選) + $8100(金裝康愉)+ $5200(意外) + $6000(倍關懷意外) = $26400
身故賠償$4,364,000 (如果是意外身故的話再加"意外傷殘"的賠償金額,這個是買多了,但我在AXA找不到只保意外傷殘不保意外身故的產品) (真智精選)
意外傷殘$5,300,000 (意外 + 倍關懷意外)
意外醫療跌打或門診的賠償有分別,幾千至兩萬多,不能盡錄(倍關懷意外)
意外住院現金很多細節不能盡錄(倍關懷意外)
危疾賠償$3,300,000 (金裝康愉)



小芳(妻子)保單, 30歲,不吸煙
保險公司AXA安盛
保單名稱十年續保真智精選定期保險(消費型)
+ 金裝康愉保險(消費型)
+ 意外保險(消費型)
+ 倍關懷意外保險(消費型)
最高保障年齡真智精選: 75
金裝康愉: 65
意外: 65
倍關懷意外: 65
保單生效日2016/01/01
主約繳費年期永遠
今年實繳保費$2500(真智精選) + $2400(金裝康愉)+ $2600(意外) + $3000(倍關懷意外) = $10500
身故賠償$2,120,000
(AXA意外保險的保障不能單獨買,作為附加保障,保障額受主單真智精選限制,所以只好增加真智精選的保障額)
(如果是意外身故的話再加"意外傷殘"的賠償金額,這個是買多了,但我在AXA找不到只保意外傷殘不保意外身故的產品)
(真智精選)
意外傷殘$2,620,000 (意外 + 倍關懷意外)
意外醫療跌打或門診的賠償有分別,幾千至兩萬多,不能盡錄(倍關懷意外)
意外住院現金很多細節不能盡錄(倍關懷意外)
危疾賠償$1,300,000 (金裝康愉)



小芳(妻子)保單, 30歲,不吸煙 (Optional 保單,可買可不買)
保險公司AXA安盛
保單名稱真智安心醫療保障附帶額外醫療附加保障(消費型)
最高保障年齡100
保單生效日2016/01/01
主約繳費年期永遠
今年實繳保費$4000 (保費不太確定,只作參考)
住院保障不能盡錄
嚴重疾病治療不能盡錄
門診不能盡錄
醫療事故不能盡錄
身故賠償$15,000



小強(兒子)保單, 6歲,不吸煙
保險公司Chubb安達
保單名稱智主人生保障計劃20 (返還型)
+ 安康健危疾全保障 (消費型)
最高保障年齡智主人生: 終生
安康健: 85
保單生效日2016/01/01
繳費年期智主人生: 20
 安康健: 永遠
今年實繳保費$2000(智主人生,保費不太確定,只作參考) + $4000(安康健,保費不太確定,只作參考) = $6000
身故賠償$200,000 (安康健不能單獨買,所以要加一個主單,人壽最便宜所以用人壽做主單,保額要最少買危疾的五分一) (智主人生)
危疾賠償$1,000,000 (安康健)


小強(兒子)保單, 6歲,不吸煙 (Optional 保單,可買可不買)
保險公司AXA安盛
保單名稱真智安心醫療保障附帶額外醫療附加保障(消費型)
最高保障年齡100
保單生效日2016/01/01
主約繳費年期永遠
今年實繳保費$2000 (保費不太確定,只作參考)
住院保障不能盡錄
嚴重疾病治療不能盡錄
門診不能盡錄
醫療事故不能盡錄
身故賠償$15,000

總保費: $26,400 + $10,500 + $6,000 = $42,900,即平均每月$3,575,對於小明的每月收入$30,000算是可負擔以內。
如加optional保單s: $4000 + $2000 = $6,000,即平均每月加$500

有幾個找產品砌計劃時的細節:

  • 很難找到產品完全附合例子中要保的事項,尤其是消費型的(消費型保單 vs 返還型保單),不易找單獨買的保險產品,很多時只能靠附加保障(例如Chubb的安康健)。另外,我找不到只保意外傷殘不保意外身故的產品,所以意外身故時的賠償比實際需要多了很多。
  • 附加保障的保障額受到主單的保額限制,例如Chubb的安康健只能是主單保障額的五倍。AXA的危疾附加保障金裝康愉更只能是和主單的保額一樣,所以在給小強選產品時因為不需要早死保障,我選了Chubb的產品。
  • 很多時保險經紀會提議各種附加保障,客戶很容易受引誘給多一千幾百加多幾樣,例如豁免保費附約。你要看清楚自己的保障缺口在哪裡,看需要來加。
  • 保險經紀很不情願賣消費型產品給你,因為佣金比返還型低很多。


消費型保單 vs 返還型保單

返還型的保單其實是消費型保單加一些保守投資原素,所以不單要交保障事項的風險費用,還要交隱藏了的投資費用,和忍受保險公司做的低回報保守投資(長線投資我個人應該投資在股權,不是保險公司常用的債卷)等等。除非你有足夠收入去買返還型保單,而又不放心拿錢自己去投資(例如買指數基金),不然還是買消費型比返還型保單好。

以下我以小明的人壽保障做例子,看看消費型和返還型的分別。例子用交到100歲的返還型,因為其他有年期的返還型如10年20年的其實IRR差不多。

小明35歲不吸煙,保障額$1,000,000,消費型人壽每年保費$1630(每十年保費調高一次,45歲時每年保費$4,360; 55歲時每年保費$12,150; 65歲時每年保費$31,000). 返還型的話每年交$11,000,保費永遠不變。

因為消費型保險只保到75歲,所以我假設小明75歲時死。計算方法可以參考用DCF來比較保險的回報一文,要注意的是返還型的保單因為有利息和紅利,身故時的賠償會比消費型的高一點,這個例子的返還型在75歲時身故賠償大概是$1,600,000(如果取消的話卻只有$900,000)。

消費型IRR: 5.59%
返還型IRR: 5.54%

可以看到兩款保單的IRR在長時間上基本上是一樣。

如果小明在短時間內死,兩款保單的IRR郤會差很遠,例如小明55歲時死的話(交了20年保費):

消費型IRR: 26.73%
返還型IRR: 14.24%

如果小明75歲後才死,是不是返還型的更好呢?答案也是否,因為小明可以用每年消費型保費和返還型保費的差額去做投資,而那投資到小明75歲時其實都已經可以做到self-insured。假設投資回報是6%,在75歲時會有$786,000;回報是8%的話,有$1,736,000;回報是10%的話,有$3,571,000

從以上看出,返還型的保單在受保人早死的情況下回報比消費型差;在受保人比較晚死的情況下則和消費型+指數基金差不多。要說明一點的是返還型的回報比指數基金的回報穩定很多,換句話說,返還型保單在任何時候也做到大慨指數基金的平均回報(6-8%),而投資指數基金的話回報每年的浮動有點大。綜合以上的因素,因為消費型保單可以在收入還不是太高時就已經買到足夠保障,而且交保費方面也比較有彈性,我比較偏向消費型。

免責聲明: 我不是保險從業員,沒有任何關於金融或保險的牌照,這篇文章是純屬我的個人意見,概不構成你的個人建議。請注意,以上提出的產品內容和相關金額未必完全正確,而且有投資成分的保單會因利率假設不同而賠償不同,所以只可作為參考。

2016年12月15日 星期四

精明地買保險

每個人都應該買保險(為甚麼要買保險?),但可惜的是有些從事保險業的人只向錢看,而不是從客戶的需要出發,加上本身財商未必夠,對公司的產品未作多研究,故而未能夠給投保人適合的保險產品建議。如果因為一些不合格的保險經紀,使你對保險郤步,那就太可惜了,所以我用自身的經驗、比較,加上讀完錢難賺:保險別亂買的建議,在這裡分享一下怎樣精明地買個人保險。免責聲明: 我不是保險從業員,沒有任何關於金融或保險的牌照,這篇文章是純熟我的個人意見,概不構成你的個人建議。

首先,要知道人生有甚麼是可能需要保障的:
  • 早死
  • 生小病
  • 嚴重疾病
  • 傷殘、失去工作能力
  • 退休

跟著,就要買對買夠。我會從優先次序去講怎樣去買對買夠每樣保障。留意一點,如果你是做父母的,我這裡主要講的是做父母的保障,因為父母的保障一定是優先。在後一點的地方會講子女的保險要怎樣買對買夠。

I. 醫療、住院


除非你一下掛掉,不然發生甚麼意外,或患甚麼疾病也一定會經過醫療和住院。如果沒有這個保障的保險,連治好的機會都沒有。幸好,一些國家或地方,如香港,有免費或廉價的醫療保險,或是有可負擔的政府醫院可以看診。有些公司也會為雇員提供免費或廉價的醫療保險。如果你是屬於這幸福的一群,可以直接跳去看下一個保障。

醫療和住院最重要的是確保支出費用在可負擔以內,而且是在短時間內可負擔,因為在時間上你是沒有選擇的。一些小病小痛只需要一千幾百,負擔得起就不用買保險了。以下是一些買醫療和住院保險的建議:
  • 如果有選擇的話,買有墊底費(deductible)的,因為便宜很多。
  • 買實報實銷型的才可以確保"買夠"
  • 住院現金(是保險公司額外給你的現金,不是住院費用)不是很重要,因為用短期儲蓄來應付不能工作而損失的收入更化算。除非沒得選擇(所謂的「送俾你」),不然還是不要另外買,平時儲好等同家庭三個月的支出就可以了。
  • 最好買有「免找數服務」的,不然要自己先付的話,保險的作用大減。
  • 買每幾年續保的消費型更化算,通常是三到五年。記住,一定要買保證續保的。
  • 如果沒保證續保的消費型,那只好買終生(沒有終生的話也應該可以保到100歲)
  • 除非家族有前科,不然一些對某些疾病有額外醫療保障的不用買,例如癌症治療。我會建議用危疾保險來保障嚴重疾病的風險。
  • 有一些計劃是連人壽保障的,最好避免,因為費用高很多,往後的章節會講怎樣保障早死的風險。

II. 傷殘


傷殘、喪失工作能力是人生最大的難題,因為不但平時生活可能會有額外支出,還喪失了賺取收入的能力。這個保障比早死還更重要,因為你活了下來就要面對將來的人生,而這個人生是你從來沒有面對過的。

保額方面主要看你預計每年支出多少,包括你要照顧的人的支出。假設每年支出是Y,那根據我之前的退休理財一文(永久傷殘和提早退休分別不大...),你需要大概26倍Y的保障額。如果你有債務在身,例如房屋貸款,那你還要把這個債務加上去。假設你房貸三百萬,預計每年支出$12萬(每個月一萬在沒有住屋問題下應該夠用了),那你保障額就要$3mil + 120,000 x 26 = $6,120,000. 

以下是幾個要點:
  • 很多公司有幫雇員買意外傷殘,加上你其他積蓄,所以你需要買的保額可能沒那麼大。
  • 因為意外傷殘保太便宜,保險公司未必有獨立的意外傷殘賣。你可以和人壽一併買,反正保障額的需要差不多,分別是人壽需要的保障額不用包含你個人的支出...
  • 有消費型就買消費型
  • 意外傷殘保便宜,而且意外傷殘是人生難題之首,身心受創,日常生活也需要額外的照顧,錢鬆動又有消費型意外傷殘險的話,可以買多一點,到以後有其他投資做支援時可以慢慢減少保額。
  • 計支出時如果你沒有親人可以照顧你,要計入請護理的費用。有一種保險叫長期護理險,但這種保險索償比較嚴格,費用又貴,我不太建議。
  • 很多國家地方對永久性傷殘有長期輔助的,這個輔助的額度可能會受資產影響,所以計需要的保障額時要注意。
  • 留意一點,保險公司通常會分開意外引致的傷殘和疾病引致的傷殘,意外引致的比較重要,應該優先買,疾病引致的傷殘通常是受危疾保險所保障,也是越早買越好。

III. 危疾


其實危疾和傷殘同樣重要,不過傷殘會大大減低工作能力,而患上危疾通常還有一定的工作能力,所以危疾稍為次要一點。這個保障比早死還更重要,因為你活了下來就要面對將來的人生。

危疾的保險通常比較貴,消費型所保的年期可能又太低(見過只保到75歲)或不保早期疾病,所以要買對買夠還是挺困難的。危疾的好處是理賠方面算是比較直接,一「中招」基本上開張醫生症明就可以賠,未有醫療支出前就已經有錢到手,所以也是每個人應該要買的保險,以下是幾個要點:
  • 因為保費較貴,保障額的目標不是用來提早退休,而是對患病費用和長期藥物的一些對沖,建議保障額是十倍每年生活支出,最少也要有港幣一百萬。
  • 買的範圍就算貴一點也要越大越好,早期疾病一定也要有。
  • 可以單獨買的就不要夾雜其他保障。有時難免夾雜一些人壽的,例如危疾保障額一百萬,加人壽保障幾十萬的還可以接受,如果危疾保障和人壽保障額度是一樣的話,保費會很貴,盡量避免。
  • 有消費型就買消費型,記住要保證續保的。
  • 有時要在保障範圍大、保障額、和保費之間作出平衡,那可以買一份保障大的危疾單(保障大通常沒有消費型)但保障額買低一點,再加一份消費型買保額大一點。
  • 只有返還型的其實也可以買,小弟就是因為想要保障大的關係買的是返還型。一些返還型會在頭十年給你一些bonus,35%至70%都見過(早中招有奬賞,不知哪個人想出來的...),如果你錢不夠的話可以把需要的保障額連這個bonus計算在內,因為保險主要是為了保頭十至二十年,之後用自己另外的投資可以抵禦風險。
  • 有些疾病如早期輕微的疾期可能只賠保額的一部份,不是100%,你要看清楚你的保額夠不夠用。
  • 豁免保費附約(保險人於契約繳費期間內,若發生特定保險事故,保戶免繳保費而使保險契約繼續有效)一定要加,費用通常很低。
  • 現在保險都會每年給你加保費加保障的選擇(好像叫增值權益附加條款,英文annual escalators),通常是根據通脹,如果你連續兩年拒絕就會除消這個權利。我個人建議是每年都同意加,因為其實這個算是一個小福利。假設你30歲保額一百萬要一萬保費,如果保額變成105萬,那保費$10500是合理。如果你申保時是31歲而保額要105萬的話保費一定比$10500高一點,因為年記大了一年。增值權益附加條款的那個選擇不會因為年紀大了保費特別增加,只會跟保額增加的百份比一樣,所以算是幾化算。
  • 有些危疾可以有多重保障,即賠償了一個疾病後還可以賠多幾次其他疾病,我個人是不建議買這個的。先不說你一生人中幾樣危疾的機會有多少,那些多重保的保費很貴,分分鐘夠你買多50%至兩倍保障額,所以不如直接買高一點保障額好過。

IV. 早死


如果你是家中負責賺錢的成員,這個一定要買,保障額是家庭負債加家庭年支出(當然是沒有了你的存在的支出...)的26倍,讓家人可以用退休理財一文的方法在你離開後去維持生活。如果不夠錢的話其實也不用要買年支出的26倍,因為一般家庭都會有成員長大可以賺錢,用保險金維持生活的需要應該是會慢慢減少的。

不過,記住不要假設你的另伴侶可以從以前不上班到你離世後可以去上班賺錢,因為你的離開已經為家庭帶來悲哀,如果還要大大改變家人的生活,實在是太難為他們了。再加上,原先不上班的伴侶可能是有照顧其他家庭成員的責任,上班的話這個位置就會懸空。

其實人壽保險不太貴,保障額買高一點沒關係,不過記住買消費型的,買保證每年續保的。消費型和返還型的保費差很遠,買消費型的人壽,留剩下的錢自己投資就好,例如買指數基金

V. 退休


用來退休的保險主要是儲蓄和年金。以我經驗那些儲蓄險唯一的好處是比定期存款回報高,而且回報也有一定程度的保証(每年都是正回報),不過因為費用高(隱藏費用很高,你看不到的,在回報上反映了高費用,可以看用DCF來比較保險的回報來自己計真實的回報),我是不建議用儲蓄來做主力儲錢。我對儲錢退休的建議是買指數基金

年金的費用高,不建議。

VI. 其他保險


A. 旅遊


一定要買,記住買保障範圍大的,要省這些錢的話不如直接不旅遊。

B. 儲蓄


有些保險產品是為了短期儲蓄,五年到十年就有可觀的回報(比基金低但比定期或政府債卷高),這些如果有需要的話例如儲錢結婚買樓是可以考慮,不過你要計清楚回報是多少,坊間有誤導性的產品很多。

C. 車險


第三者保險一定要買比法定更高的保障額。小弟的第三者保險在美國跟Geico買,買的是最高的保障額$500,000 USD,不貴,要省也不是省這個。反而自己的財產可以買低一點甚至不買,人身也不用買太高,因為有其他保險。

VII. 子女的保險


子女因為沒有家庭的責任,所以保險主要是為了醫療和治病的費用,即是醫療、傷殘和危疾。記住,身為父母的先買,有餘錢才幫子女買。人壽保險其實不重要,把錢留著來自己做投資更好,不過你可以幫他們買一點來以後給他們做成人的禮物,借機會給他們一點風險知識,這樣的話人壽就買返還型的,買消費型的沒意思。

其他一些買保險時的建議


普遍來說,消費型的保險更化算,從經紀得到較少佣金這方面就可以推算到...不過返還型的保障通常大一點,在審批方面也鬆一點,所以有時也只好買一些返還型的,另外再加一些消費型的加大保障額。

有些產品是幾樣保障都有,例如危疾加醫療加人壽,我覺得它們在各樣的保障都不夠,保費較貴,盡量避免。

現在很多保險都有多種年期可以選擇,如果你計一計IRR的話可以發現其實終生付費的更化算,不過知道只要交幾年就不用再交保費的感覺就和早還房屋貸款的感覺一樣是挺爽的,兩者作出平衡,我自己選20年的,算是一個金錢回報和心理舒服之間的一個妥協。

買保險主要有三種渠道:銀行,中介,和保險公司自己的經記。人壽的話從哪一個買也沒關係,反正容易理賠,其他的話我強烈建議跟保險公司自己的經記買,因為理賠方面他們同後勤的溝通好一點,而且公司和同事會給他們公司產品理賠的經驗,所以在理賠方面把握好一點。保險經紀是一定會希望你可以得到賠償的,因為想賺口碑,反正出錢的是公司。

跟大型和歷史悠久的上市保險公司買,因為大的保險公司有多些人看著,他們較不敢亂買產品,在賠償方面群眾壓力對他們的效果也更大。

2016年12月11日 星期日

用DCF來比較保險的回報

當你知道一項投資未來每一年要付出多少錢和可以獲得多少錢,你就可以做一個DCF(discounted cash flow)分析,得出一個IRR(internal rate of return)。IRR就是這項投資的每年回報,可以和定期存款的年息去比較。很多時一些保險產品所標傍的回報沒有把年期的因數計入去,只是簡單的把倍償金額除以總繳付保費就當是回報率,我不敢說這是誤導,但這樣計算出來的回報數字用處實在不大,和其他投資產品的可比性很低,要做一個精明的消費者就要靠自己去計算IRR了。

保險回報計算的困難在於受保障事項的發生率不是一般人可以知道的,要計起來也很複雜。不過,有幾種保險是可以跳過分析發生率而大概計出回報,例如:
  • 儲蓄: 通常會有一點人壽成份,但成份太少,可以不理,計算DCF時用取消保單拿回的總值來計算。
  • 人壽: 為早死的風險而買,所以看重的是頭十至二十年的回報,計算DCF時用身故賠償的總值來計算。一般頭十年有雙位數回報,第十年至第二十年有高單位數回報,之後催向比長期美債回報高一點,如30年美債是3-6%的話,這個產品的回報應該是5-7%,當然這是假設買的是美金或港紙保單。我這裡說的是Whole Life Insurance,即每年定額保費的非消耗型產品。
  • 年金: 在計算時假設一個死的年份,如八十或一百歲。
  • 其他: 例如危疾,你可以假設必然發生來計算回報,如果回報太低,那就可以斷定買的意義其實不大,不如不買,自己買基金好過
以下我會用一份重儲蓄的保單來做例子去說明怎樣計出IRR,工具是免費的Google Sheets。

這是中國人壽的盈豐寶建議書,一個agent給我的,保費是$25,544,投保金額寫著的是$120,000,但我看不到這個投保金額的重要性,至少在計算回報時沒有用:


通常這些建議書都會有一個現行公司的年息率,這個例子是5.5%。這個年息率不但只用於計算回報的其中一部份,還要是不保證的,所以用來計算IRR的意義不大。不過這份建議書的數字都是由這個年息率產生出來,所以如果年息率太高就有機會有水份,這個例子在30年美債3.2%的情況下,應該可信,在比較不同產品時也要留意一下這個數字是現行公司的年息率還是只是一個假設的年息率,最好要求agent提供過往保單建議書和實際得到的數字去比較。

用Sheets計算的方法如下(完整檔案分享在這裡):

  1. 第一個column打入週年,由0開始。如果這個數字是N,可以解為N年後的回報。
  2. 第二個column打入年繳保費,記住要用負數。這份保單只交五年,所以其餘的保費是0(要打入0,不能漏空)。這份保單奇怪的地方是在週年0交保費後,週年1是不用交保費的,到週年2開始才再每年交保費交四年。
  3. 第三個column打入保單結束拿回的金額,在這個例子是「現金儲備總值」或「身故保障總值」(保單建議書很多數字都是noise,最後拿到的總和才有意義),用哪一個視乎你打算怎樣去結束這份保單。在頭幾年如果取消保單的話,回報很低,甚至是虧,所以應該只會因為身故才結束這份保單吧。我在週年0到5是用「身故保障總值」,餘下的年份用「現金儲備總值」。
  4. 第四個column是計算當年結束保險的話,IRR是多少。週年0意義不大。週年1開始用IRR這個function去計,用法是IRR(cashflow_amounts)。cashflow_amounts就是每一次預計的支出和收入,如週年4,要包含週年0到3交過的保費,再加週年4回報減去保費,即總共有五個現金流向: 1) -25544, 2) 0, 3) -25544, 4) -25544, 5) -25544+106898. 頭四項用第二個column(B)可以得到,即B$2:B5 (因為開始的B2在每一行都是固定的,要加$在2前面) ,第五項是那一年(週年4是第6行)保費和拿回金額的差額,因為保費是負數,把兩個數字相加就可以了,即B6+C6,所以週年4的IRR(即D6)是=irr({B$2:B5;B6+C6})

這個例子可以看到這份單的人壽成份很少,換來的是較高的儲蓄回報,畢竟在現時30年美債3.2%的情況下,長期回報有5%的投資產品算是不錯了,當然這是在假設中人壽這個產品可靠的情況下。在一百歲時(週年70)有一個bonus,把當年的IRR加到7.21%。

2016年11月16日 星期三

做個有教養的人

剛看到一篇文章關於怎樣做個有教養的人,直接轉: 有沒有教養,一看就知道!
一、守時
無論是開會、赴約,有教養的人從不遲到。他們懂得,即使是無意遲到,對其他準時到場的人來說,也是不尊重的表現。 
二、談吐有節
注意從不隨便打斷別人的談話,總是先聽完對方的發言,然後再去反駁或者補充對方的看法和意見。 
三、態度和藹
在同別人談話的時候,總是望著對方的眼睛,保持注意力集中;而不是翻東西,看書報,心不在焉,顯出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四、語氣中肯
避免高聲喧嘩,在待人接物上,心平氣和,以理服人,往往能取得滿意的效果。扯開嗓子說話,既不能達到預期目的,反而會影響周圍的人,甚至使人討厭。 
五、注意交談技巧
尊重他人的觀點和看法,即使自己不能接受或明確同意,也不當著他人的面指責對方是“瞎說”、“廢話”、“胡說八道”等,而是陳述己見,分析事物,講清道理。 
六、不自傲
在與人交往相處時,從不強調個人特殊的一面,也不有意表現自己的優越感。 
七、信守諾言
即使遇到某種困難也不食言。自己談出來的話,要竭盡全力去完成,身體力行是最好的諾言。 
八、關懷他人
不論何時何地,對婦女、兒童及上了年紀的老人,總是表示出關心並給予最大的照顧和方便。 
九、大度
與人相處胸襟開闊,不會為一點小事情而和朋友、同事鬧意見,甚至斷絕來往。

我自己在「大度 」方面實在是要多多努力,可能年紀大些這方面會有自然的改善,呵呵。

2016年11月3日 星期四

書評:「財務自由速成法」

作者百樂由一個blog開始談及他想分享財務自由速成法,終於出了,有無窮好奇心的我忍不住買了來看。

目錄第一、二頁


目錄第三、四頁

基本上,整本書就是鼓勵你去創業,因為作者認為只有你從現有的工作「逃」出去,才可以用創業來快速得到大量被動收入而致富,速成財務自由。在講解作者所說的方法之前,先簡要說一下作者自己的致富之路。作者是software engineer出生,在矽谷公作,因為上司的上司出走帶同作者跟其他幾位創業,開了一間做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的公司。根據時間推斷,那個時期應該是美國公司Salesforce大力推行Saas的時候。因為是開始的founding engineer之一,有些股份,公司後來給Venture Capital看中,一夜致富賺了一千萬,之後做了天使投資人。

在我看來,作者是一個勤力和勇敢的software engineer,至於創業的經驗,其實很短,可以說是時勢造英雄,搭了一股科技潮流的順風車。以我對software engineer的了解,他們在公司很少是vision leader的角式(除非是老闆)。我估計作者的老闆很有市場觸角,做的大概是Project Manager的角式,而作者和其他人提供了技術。在書中一些細節裡,可以看到真正實現「逃生計劃」的人,其實是帶作者出走創立Saas公司的那位。當然,作者因為做了天使投資人,眼光大了很多,所以這本書對一些本身就很有野心的人,有很大「開竅」的作用。至於實際速成致富的方法,簡單來說就是從工作中學習公司本身賺錢的方法,然後加上身邊的common sense,找出一樣產品或服務給你創業的機會。

為甚麼我說這本書只有「開竅」的作用?因為每個人適合不同的創業方法,這本書沒可能給你任何實際具體的建議,而且作者有時還會把讀者當了天使投資者來看待,所以讀者只能無奈。我覺得作者其實是很想分享怎樣去想出好產品或服務來創業,但我看作者有點力不從心,全書大概只有十頁可能有點啟發性。比較具體的是其中一章「如何經營一盤賺錢的生意?」,裡面對五點:價值、顧客、產品、品牌,和焦點,每點用了大約一頁(大概400字)去講解,內容是甚麼我就不便說了,主要是給讀者一些啟發。作者其實也解紹了一些為創業融資的方法,不過可惜,那些方法在矽谷可行,在世界很多其他地方,包括香港,機會很少。

總括來說,書的性價比較低,大部份篇幅都是告訴你打工是死路,創業是王道,不過對兩種人還是值得的:

  1. 不知道靠打工要很久才可以致富的人
  2. 有野心去創業賺大錢,需要一些鼓勵和啟發的人

作者是一個聰明,很會舉一反三的人,所以我買這本主要是為了滿足我對作者本身的好奇,而這本書令我對作者有更多深入的認識,知道他想的是甚麼一回事。雖然書有點貴HKD$168,但對我來說也算值得。

2016年10月31日 星期一

為甚麼要買保險?

假設有兩間公司,每年營業額一百萬,業務一樣,營運能力一樣,但因為一個小決定,公司A的盈利$300, 000,每年都比公司B的$200, 000高$100, 000。



那個小決定,就是公司B為公司買保險,而公司A和很多人都一樣,覺得錢賺回來是自己的,不應該給保險公司賺,所以一直沒買保險。如果你是投資者,你會投資公司A還是B?如果一直太平無事,公司A賺的錢會一直比公司B多,投資的回報自然更多,但如果公司出事的話,例如第八年火燭燒掉貨物,公司B的營運不會變,公司A可能就如下圖:



如果公司A一直有存錢應急的話,那還可以東山再起,沒有的話,可能一次意外就GG了。當然,可能公司A一直沒出事,但作為投資者,我還是會選擇穩定性較高的公司B。

大公司一定都會買保險,因為只有把蝕本門關了,公司才可以用時間去做大。保險的費用是營運支出的基中一項,是用來轉嫁公司風險的費用。如果這項支出使老闆賺不了錢的話,正確的做法不是去除這項支出,而是不做這門生意。你總不能說電費貴,就開一間不用電的酒樓吧?

做人是沒有選擇的。給父母生下來了,就要好好生活。衣食住行的支出是生存的費用,而保險也都是生存費用的其中一項。不買保險的話,留在袋的錢看似多了,但人生數十年,出事是遲早的問題。早出事的話,保險的投資回報可觀,賺回來的不只錢,還可能是一家人的命運;遲出事的話,賺了幾十年的放心和平安。人生是沒有第二次機會的,所以寧願小賺一點,也希望一生可以平穩過渡。

在投資的角度,保險除了大大減低在財政上的致命衝擊,還有一個很多人忽略了的好處,就是槓桿。錢不多的人要買保險是因為沒有財力去抵受人生的各種生老病死問題,有錢人可以做到self-insured,就不用買保險了嗎?答案是否的。沒錯,有錢人可以預留一筆錢去應急,但懂投資的都知道應急錢要放在流動性高的地方,例如銀行存款,而流動性高的代價就是回報低。假設你要預一百萬來看重大疾病,你當然可以放一百萬在銀行預防萬一,但你也可以選擇每年交三萬的保費買一百萬保障的保險(沒還本成份的保單保費會更低,槓桿更明顯,當然也視乎年齡),而把其餘的錢去做長線投資。這個做法就是用了保險的槓桿效果,也算是財技的一種。

除了理性上保險有投資的價值,在感性上保險的好處更加是多不勝數。要有一個富足人生,除了錢要夠,心靈上也要有平安,這個保險可以做到,而在你還沒有錢到self-insured的時候,保險更是唯一的方法令你無後顧之憂。以下簡單的說幾樣好處,大部份是我從網上或書上找到後過濾和修正,都是我認同的,不是無腦的轉載:
  1. 即使你人不在,人壽保險可以為家人完成家庭的夢想。你可以真心的跟你另一半說「生做你的人,死做你的錢」。
  2. 危疾保險可以令你在不幸「中奬」的情況下,提早退休。患上重大疾病是一件很不幸的事情,但有保險的的話你可以跟自己說:「至少我有錢」。不要小看這種小小的心靈自我安慰,對一個患上危疾的人來說這個可能是心靈上最大的幫助,使他對人生有希望。
  3. 在財政上的角度,除了沒腦賭錢之外,發生意外、疾病和賺錢的人早死都是改變一個家庭命運的事件,用保險減低這種風險可以讓家庭把財富隨時間慢慢積累。
  4. 保險在不出事時錦上添花,出了事能雪中送炭。買保險不能改變生活,而是防止生活被改變,不用辛辛苦苦數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
  5. 黑天鵝事件應該聽過了吧?很多人以為黑天鵝只是解作「小概率事件不是那麼小」,但其實黑天鵝說的是有些事情是「無可避免」會發生。假設你每天上班有1%的機會出事,上班二百天後,你出事最少一次的機會是多少?答案是86%。當然真正出大事的機會是少於1%,但人生有太多不幸的可能。有一個研究結論,就一個二十四歲不吸煙的男士來說,在六十五歲前患上癌症、中風、或心臟病的機會是24%!跟對複式回報一樣,人類對概率其實不是很敏感,所以很多人非理性地冒不必要的險。因為對概率多了認識,我現在不會再參與一些危險性高的活動,如機動遊戲等等。玩的downside太大,upside近乎零,何必呢?

如果你想知多點保險公司的運作理論,可以看知名大學教授Robert Shiller的一節課,內容幾悶,但最後二十分鐘說美國的各樣的保險如health care, catastrophe, coverage for terrorism等等,說得幾好。說保險有甚麼好處的書我看過一些,但都有太多誤導的地方,只有很少的地方是可取,需要的判斷力太高,所以不在此推薦了。

保險其實是很好的產品,只是保險從業員中有太多害群之馬,或太多知識水平不夠的人入行,令很多人對保險抗拒,實在可惜。遲些我會說一些買保險的心得,不過先旨聲明,我不是從事保險的,沒有任何牌照,有的只是對保險這項產品的好奇心

2016年10月23日 星期日

人生的成功法則

活到一把年紀的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智慧過人。他讀過數學、工程學,和一些大學的課程,但沒拿到degree。後來去了哈佛讀法律,做律師。他不但有智慧,而且品格高尚,受人尊敬,所以他以前跟別人開的律師樓Munger, Tolles & Olson LLP,還留有他的名字,即使他已經離開了。芒格以前在這間律師樓的股份全數給了芒格已故合伙人的妻子,而這是在芒格加入巴菲特的Berkshire Hathaway之前,可見他行善的高尚。芒格一直沒入富豪榜(好像很多年前入過一次,排名不高),是因為他比巴菲特更早把錢捐出來,而且每年都捐不少。我認為向他學習怎樣做人,人生會過得很好。

芒格很注重的是inversion(反向思維),所以比較說得多的是怎樣做到不失敗的人生:

  • 不碰毒品
  • 不跟火車比賽(應該是指不要在有火車快要橫過時,因為不想等火車經過,就把車駛過路軌希望趕得切。簡單來說,就是不要做危險的事)
  • 不要用多過你有的錢
  • 避免容易患愛滋病的情況
  • 不要給異性誘惑做不道德的事
  • 避免妒忌、憤怒、復仇心理
  • 避免自憐,因為自憐很易越踩越深,解決不了問題
  • 不要對宗教和政治有太極端的想法。年青人因為想法不全面,很容易受到狹窄想法的影響而走向極端,而過程中的一些洗腦活動如叫口號或妖魔化其他人會做成一個循環,加上避免懷疑和避免不一致性的傾向,令人越踩越深。
  • 不要跟一個你不尊敬的人做事,或是跟一個你不想成為的人做事,尤其他是你的老闆或上司。不然你會在做事的過程中把你自己作的事合理化,慢慢會變成一個你自己都不尊敬的人。


遵守這些反向思維的建議,就算你做不了人中龍,也不會做了廢人。這個有點像巴菲特常說的投資第一規條是不要虧錢。

當然了,芒格也有成功要做甚麼的建議:

  • The Golden Rule is﹕如果你想要甚麼,就做一個有資格得到這些的人。例如你想要一個好配偶,就做一個應有一個好配偶的人,因為根據定義,一個好配偶不是一個白痴,不會和一個不堪的人一起。有一些人可以用不道德的方法去得到名和利,但他們得不到人的尊敬。
  • 有閱讀的習慣,終身學習,用每一日去令自己做一個明天起床時更有智慧的人。每天堅持學習一點,複利的效果是很驚人的。
  • 有求知欲,有好奇心
  • 培養多種不同的思維模式去想問題,還可以用checklist去檢查一下自己有沒有想漏的角度。學習每一個學科最基本的幾樣知識,例如經濟的supply and demand、統計學的normal distribution、數學上的combinatorics同permutation、會計知識、物理學上的牛頓定律、歷史的重要事件等等。在應用這些思維模式的時候,嘗試說出那思維模式是從哪個學科學到的,這樣你會增加記憶力、應用能力,和得到因為擁有不同思維模式帶來的滿足感。
  • 多些思考,少些計算。有時問題是可以用常識來解決,不是靠精密的計算。
  • 多作反向思維(invert)。很多問題從反轉來想會更加容易。例如想怎樣做一個好人,可以想一想一個壞人是怎樣。


再加一點我自己的看法。成功的人生,富足的人生,很多時不是你做了甚麼轟轟烈烈的事,也不是你發現了甚麼神奇的財路,而是你能夠在你的人生裡避開那些致命的錯誤,避開財務上的重大損失,在正確的方向下每天向你的目標慢慢走過去。做一個謹慎和正直的人可以避開致命的錯誤,如犯法坐監、身體受損等,而保險則可以避開財務上的重大損失。這幾年我由以前覺得保險是一項白痴的投資,到現在覺得保險是每個人生活上的必要開支,也是因為我對人生有了較長遠和sustainable的想法,以後有機會分享多一點。

2016年10月15日 星期六

有好奇心才看得真

窮查理寶典(Poor Charlie's Almanack)入面,查理芒格列出了二十五種認知偏差(25 cognitive biases),那是他用自己的話去用心理學解釋人類心理的問題。奇怪的是在他描述第六種偏差—好奇心—的時候,並沒有說這個「偏差」有甚麼壞處,反而說好奇心可以用來克服其他的偏差。我的理解是,雖然有句說話是「好奇害死貓」,但平衡利害,有好奇心的好處是多於壞處。

讓我說說有甚麼好處:

1. 對別人的事有興趣,那麼和別人對話的時候,你就會給別人多些說話的機會。每個人都常跟別人說自己的事,如果你選擇做聆聽者,你會更加討人喜歡。

2. 對一件事有好奇心,你就有動機去學、去試、去做。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是因為對這個世界的好奇;Benjamin Franklin想証明雷電是電力,所以弄個風爭實驗是出於好奇; 愛廸生有句名句是"Our greatest weakness lies in giving up. The most certain way to succeed is always to try just one more time.",即是成功很多時因為「試多一次」,而這個「試多一次」,我相信滿足好奇心是主要的動機。

3. 對不合理的懷疑,對真相的好奇,可以讓你更加去接近找出事實的根源,而這也是高手和班門弄虎者的分別。因為好奇,你就會主動掃盲,令自己對一門知識有更深的體會,所以如果你對一門學識,或一門行業有好奇心,可能這就是你應該選擇的學科或工作。

4. 你會常常去想有甚麼方法去改善,意識會慢慢進入潛意識,而潛意識會用靈光一閃的方法給你答案。不斷的改善,就是成功的關鍵。

5. 透過自己努力去找答案滿足好奇心,你會把知識記得更深。

6. 有好奇心的人不會把自己的想法想得太死,想得太理所當然,反而會抱有更開放的心態去聆聽別人的意見,就算不同意,也可以做到和而不同。查理芒格說過,政治上的每個話題,其實都是很複雜的,如果一個人對自己持有的意見或方法想得太理所當然,很多時都是因為沒有把事情想得通透。我想加多句,那些政治立場極端的人,欠缺的,就是對另外一些想法的好奇心,少了一份對自己想法的懷疑,或者簡單的說,懶得去思考。

好處說完,那壞處是甚麼呢?我覺得主要有兩個。第一,有些事情是不可以試的,例如吸毒和犯法。我們要想後果,不要讓好奇心令自己誤入歧途。第二,好奇心會令我們分心,把重要的事耽擱了。要解決分心這個問題,就要在滿足自己好奇心之前,停一停,想一想,面前的大事是甚麼,究竟分時間去做的那件事情的機會成本是甚麼。用多一點時間去想,人生會走少很多冤枉路。只要做事情之前當個心,好奇心讓你看到這個世界的真。


2016年10月3日 星期一

用記憶技巧記下25種認知偏差

在現今搜尋技術發達的時代,甚麼都可以Google出來,智能電話也解決了隨時記事物的需要,人類對記憶的倚賴少了很多。然而,對於學習,記憶力仍然有舉足輕重的份量,有好的記憶力可以幫你贏在起跑線。我認為記憶力主要幫助學習幾個方面:

  1. 語言、重要詞句、名稱、歷史。這些知識其實都很抽象,不能推理出來,只有記下才可以在要用的時候回憶起來。
  2. 複習。學習任何一種技能,都需要用重複來做到熟練的境界,而有好的記憶力,可以讓你任何時候都在腦海重複回想一樣要學的技能。
  3. 理解。在學習新的知識時,難免理解不完全,最好的方法就是硬記下來,間中在腦海重複一下,在日常生活時看到各樣事物,加上潛意識的幫助,很多時過一會兒就會完全理解要學的知識。

聯想是記憶法的基礎,簡單來說就是把要記的事物跟另外一樣已熟知的事物,或一樣會同時出現的事物,用想像把它們聯起來。有句說話是說事情像蟻一樣小的話很易忘掉,所以把它們變到大象一樣就很好記了。聯想其實就是用一幅圖(或動畫)去記事物,充份利用人腦都圖象的吸收能力和記憶力。我間中在網誌的文章加插圖,就是這個原因。

把要記的事會另外一樣會一起出現的事聯想叫作「對應聯想法」。例如要記得印度首都是新德里,可以想像一下印度的咖哩很辣,吃到「伸條脷」出來,那以後有人問你印度首都是甚麼,你就會聯想起「伸條脷」,即新德里。



则优18小时超级记忆法一書中,提到聯想的秘訣是:
  1. 浮現物象:把抽象的事形象化、具體化,最好加多些顏色,讓圖像鮮明突出。例如「驚恐」這個詞要記的話會太抽象,可以用鬼(漂浮的白色毛巾)來代表。
  2. 生動:將圖像加以動作,例如一個彈來彈去的球,比一個地上靜止的球,效果更好。還可以加氣味,心情上去。
  3. 關己:把自己置身其中會更注意,不容易淡忘。
  4. 荒誕誇張:不合理的事會更突出,我們較易記得。一本講marketing的書Purple Cow就是用這個原理。

根據經驗,我再加兩樣:

  1. 要把事物的特性放入去聯想中:例中拐杖和長棍兩者在聯想後回憶起來時很易混淆,所以在聯想拐杖時最好加個老人,或手柄位想得鮮明一點。
  2. 正面:人腦都反感的事物會抗拒,潛意識會把不開心的故意遺忘,所以聯想正面一點的事情會增加記憶。
對應聯想法的好處是不用做準備,有事要記的時候可以就地取材,不過每次可以記下來的事物有限,而且前提是要有另外一樣同時出現的事物去「提醒」。其實記憶力表演中,用的多是數字編碼,即先為由1-100,甚至1-1000每個數字去預備另外一樣已熟知的事物,到要記事物時就把這些已熟知的事物去和要記的事物進行聯想,到要回憶起上來時就把數字順序數出來就可以把關聯的事物數出來。數字的編碼方法有很多種,我覺得最好的是英文的Mnemonic major system,要詳細解釋需要很長的篇幅,就此略過。

介紹了那麼多技巧其實是想讀者可以把一些金石良言記下來,隨時可以用,對人生做決定時有莫大的幫助。我最近真真正正的去讀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的窮查理寶典(Poor Charlie's Munger),覺得他說的25種認知偏差(或作「心理傾向」,英文是tendencies)在日常生活中很有用,記下來對讀者的人生大有幫助。

我以下就用则优18小时超级记忆法介紹的「借助詞句聯想法」去示範怎樣記這25樣傾向。我選的是「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再加「陳李張黃何,歐周胡馬麥,史廖林白蔡」(最後的「白蔡」多了出來,所以不用),希望你記得這兩句,就會記起芒格的25種心理傾向,在日常生活時可以慢慢理解它們的箇中意思。

1. 鼠—奖励和惩罚超级反应倾向(Reward and Punishment Super-response Tendency)
給一隻壞老鼠芝士吃它就乖乖聽話,還會變成米奇...

2. 牛—喜欢/热爱倾向(Liking/Loving Tendency)
牛太愛吃草了,所以就算辛苦耕田也沒所謂。

3. 虎—讨厌/憎恨倾向(Disliking/Hating Tendency)
老虎討厭用跑去追獵物,就算辛苦點用跳的也沒所謂,不介意變成跳跳虎。

4. 兔—避免怀疑倾向(Doubt-Avoidance Tendency)
吊一個蘿蔔在兔子面前它就會一直跑去追,不會懷疑你在玩弄它。

5. 龍—避免不一致性倾向(Inconsistency-Avoidance Tendency)
因為中國人覺得龍很強,造了很多詞把龍和優越放在一起,例如人中之龍、龍穴、龍馬精神、攀龍附鳳,卻不理會龍其實只是蛇的「自我感覺良好版」。

6. 蛇—好奇心倾向(Curiosity Tendency)
聖經舊約的蛇利用夏蛙的好奇心讓她發現自己原來跟阿當是裸婚。

7. 馬—康德式公平倾向(Kantian Fairness Tendency)
馬跟你說讓它騎你一下才算公平。

8. 羊—艳羡/妒忌倾向(Envy/Jealousy Tendency)
人類的羊群心理很多時是由娭妒別人,或人有我有的心理所引起。

9. 猴—回馈倾向(Reciprocation Tendency)
投桃報李,你給猴子一個桃,它拋你一個李。

10. 雞—受简单联想影响的倾向(Influence-From-Mere-Association Tendency)
聽到雞在叫不要以為現在是早上,其實它是在你的晚飯前因被劏痛到叫的。

11. 狗—简单的、避免痛苦的心理否认(Simple, Pain-Avoiding Psychological Denial)
男人老狗單身是因為以前追女仔給拒絕,有痛苦的經歷,所以自欺欺人的說單身好。

12. 豬—自视过高的倾向(Excessive Self-Regard Tendency)
三隻小豬中的第三隻豬以為造間磚屋就夠了,卻想不到狼拿了炸藥來。

13. 陳—过度乐观倾向(Over-Optimism Tendency)
老人家以為陳年的酒好,其實過度樂觀了,橙汁更好喝。

14. 李—被剥夺超级反应倾向(Deprival-Superreaction Tendency)
李嘉誠說長實賣的每一個單位都要加一蚊,一班年青人因為買不起就在街上跳來跳去。

15. 張—社会认同倾向(Social-Proof Tendency)
張飛用大家都以為諸葛亮會有後著的大眾心理讓曹操不敢追來。

16. 黃—对比错误反应倾向(Contrast-Misreaction Tendency)
老人家覺得少女露一露胸口就很黃,是因為以前的女人都穿得太密實了。

17. 何—压力影响倾向(Stress-Influence Tendency)
這條河(何)流的潺潺聲令我很煩躁,想把頭撞向牆減壓。

18. 歐—错误衡量易得性倾向(Availability-Misweighing Tendency)
我們以為在就近的中國買手袋比歐洲便宜嗎?錯了,正版貨在歐州更便宜。

19. 周—不用就忘倾向(Use-It-or-Lose-It Tendency)
上年在長州(周)學了釣魚,一直沒再釣,現在已經忘了。

20. 胡—化学物质错误影响倾向(Drug-Misinfluence Tendency)
胡裴喜歡程靈素給的毒品。(金庸的飛狐外傳)

21. 馬—衰老—错误影响倾向(Senescence-Misinfluence Tendency)
老馬失蹄,人老了記性差了,要打麻雀鍛鍊腦筋。

22. 麥—权威—错误影响倾向(Authority-Misinfluence Tendency)
權威人仕說找女朋友要找一個和你挨麥記的。

23. 史—废话倾向(Twaddle Tendency)
史路比說的其實都是廢話,有人郤以為它是人生明燈。

24. 廖—重视理由倾向(Reason-Respecting Tendency)
為甚麼我尿(廖)在這兒?理由是因為我急。

25. 林—lollapalooza倾向——数种心理倾向共同作用造成极端后果的倾向(Lollapalooza Effect/Tedency)
淋(林)少少水在幾粒種子上就會種出幾棵樹,之後變成一個森林。

2016年9月24日 星期六

跟巴菲特和芒格學習怎樣找你的終生伴侶

巴菲特(Warren Buffett)和芒格(Charlie Munger)的投資知識、經驗、和成績都為人津津樂道。他們不是目中無人的土豪,而是品格高尚的紳士,不但對自己要求的道德標準高,對其他人公平,還在金錢上樂善好施,在大道理上慷慨解囊。身為高齡智慧老人的他們對人生的看法也是很值得我們參考,而這一篇說的就是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人生大事-終生伴侶的選擇。

巴菲特是一個十分健談,風趣幽默的人。他很多時都會接受大學或電台的邀請做訪問。他間中也會用黃色笑話給大家說道理,那些比喻貼切抵死﹕
找工作: 為了履歷好看而去做不喜歡的工作,就好像到老年時才有性。("I think you are out of your mind if you keep taking jobs that you don't like because you think it will look good on your resume. Isn't that a little like saving up sex for your old age?")
過度分散投資: 在後宮有40個女人的話,那你對每個女人也不能認識得很深。("If you have a harem of 40 women, you never get to know any of them very well")
在1974年熊市時投資的建議: 我就像在後宮縱慾過度的男人,而且還給很多人圍著。現在是投資的好時機。("I feel like an oversexed man in a harem. This is the time to start investing.")
金融衍生品的危險性: 衍生品就像發生性行為,問題不是在於我們和誰上床,而是在於她們和誰上過床。"Derivatives are like sex. It's not who we're sleeping with, it's who they're sleeping with that's the problem."
說到找終生伴侶,巴菲特的答案是,"low expection",低預期。簡單、充滿智慧、發人心省。有一段時間,不就是流行著一生只想尋找一個肯挨麥記的女人嗎? 當你找個人對你有低預期的時候,那你只要努力小小,已經可以令到她很開心。她對你有低預期,你壓力就會沒有那麼大,你開心,在這份關係上就更輕鬆愉快,這段關係就會更持久,甚至是大家都響往的一生一世。說起來,選擇對你有低預期的伴侶,就如選低一點的欄讓你更容易跨過去,不就是投資上常說的安全邊際"margin of safety"嗎?

說到比巴菲特聰明的人,非芒格莫屬。在他倆有意見不合時,芒格對巴菲特經典的一句"Think about it a little more and you'll agree with me, because you're smart and I'm right."(你再花多點時間想一想你就會同意我,因為你是聰明的,而我是正確的。),可以說是高下立見。至於芒格對選擇終生伴侶有甚麼看法呢?芒格認為選伴侶時要考慮的就是「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和巴菲特不約而同地也是和投資有關!原句是
You can't be timid in marriage when you find the right spouse. It might be your only opportunity to be happy in life. Too many people don't act when they should. That's why half of all marriages don't work out.
意思是你要在找到一個條件好的對象的時候,要抓緊機會行動,因為那個可能是你唯一令你一生快樂的機會。很多人常常想找一個最好的伴侶,結果對一個已經夠好的對象遲遲不行動,到機會錯過時才後悔,那是一件很可惜的事。其實芒格還有另外一句也是用機會成本來選擇伴侶:
The right way to make decisions in practical life is based on your opportunity cost. When you get married, you have to choose the best [spouse] you can find that will have you. The rest of life is the same damn way.
他指的是在你想結婚時,你要選擇一個最好的但肯要你的人。跟上一句綜合來解的話,就是你要在遇到一個足夠好的對象時而她也對你有意思,你就要加緊行動,不要錯過!

2016年9月19日 星期一

假如你真的要學價值投資,給你這個學習路徑圖

學價值投資不外乎兩個原因,一是對這門知識有興趣,二是想增加自己的財富。如果你是為興趣,你要認真的想想,如果你學了後的投資表現也不如恒指,那你還對這門學識有沒有興趣,要不要把時間花在其他你真的有興趣的地方。如果你是為財富,請看我先前一篇不要太早學投資理財和另外一篇投資用指數基金,不用想,不用煩。我可以很遺憾的告訴你,價值投資,易學難精,在精之前,你是很難去持續跑贏指數基金,甚至在精了之後,也要相當一段時間才可以斷定你持續跑贏是實力而不是運氣。對價值投資一知半解的後果可以是毁滅性的,你可能會把幸運之神當作自己的真材實料,信心爆棚的上槓桿,輕則人生計劃推遲,重則從此人生一蹶不振。

看完警告過後,假如你真的要學價值投資,以下是我推薦的learning roadmap(學習路徑圖)...

先看一些入門書,如The New BuffettologyGetting Started in Value InvestingThe Five Rules for Successful Stock Investing(股市真规则),其中The Five Rules for Successful Stock Investing是我個人認為性價比最高的價值投資書。我相信你不用特意去學會計知識去明白這幾本書,但如果你真的想知多一點,可以看看手把手教你读财报菜鸟看财报一学就会Warren Buffett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s(不怕悶和舊的可以看正規的那本The Interpret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s)。有了基礎知識,知道一些terms後,可以看一些對價值投資各樣題目有針對性的書:

想看原汁原味的,當然是首推巴菲特給股東的信。我覺得看那些信學到的東西不會比看書多,因為那些書的作者都已經把巴菲特的信讀了很多遍,然後將可以學習的地成煉成書本,但讀原著可能會令你有意想不到的領悟。

在看書的同時,也要在網上追一些社交網絡如Seeking Alpha(主要是美股)和雪球(出名的美股,中概股,大陸股,一些港股)。其中Seeking Alpha的幾個contributors很值得看,如
雪球上可以看這幾個:
  • 香港市場先生 (港股烟蒂股)
  • 正合奇胜天舒 (恒大地產3333的超級fans)
  • 闲来一坐s话投资 (關於投資的都有一點吧)
  • 银行螺丝钉 (銀行)
  • 李成东 (很多電商的分析,很多內部訊息,筆者投資京東也因為他。微訊公眾號:东哥解读电商)
  • Tess (性格偏執的清泉,有很多超級好的想法,雖然得罪人較多)
  • 云蒙 (銀行分析多,不過不要聽她那些槓桿或外幣交易)
  • 范小明 (關於互聯網的分析很好,微訊公眾號:范小明的互联网观点)
  • GT周 (給人的感學很像財演,但對科技和創業股的觸覺很好,偏向成長股)
  • 草帽路飞confidlife (對內險,尤其中國平安的分析超高水準)

一些出名的對沖基金經理也很值得看

有一些香港bloggers間中有個股分析,可以參考一點(質素比較參差,所以看的時候要自己多思考)

學了價值投資的理念和知識,要靠看公司年報來實踐。現實中公司的年報資料很多,很易眼花撩亂,我建議你可以先從一些大家認同的好公司年報開始看,看看有甚麼指標可以指出它們是好公司,也看看管理層的決定。你可以由巴菲特公司Berkshire Hathaway所持有的公司看﹕
  • Johnson and Johnson
  • Procter and Gamble
  • Coca Cola
  • Wells Fargo
  • Phillips 66
還有一些我認為十分好的公司
  • Fastenal
  • Exxon Mobile
  • Alphabet Inc. (Google)
  • Microsoft
  • Facebook
  • Amazon
在香港,你可以看
  • 長和系的公司
  • 恒生銀行
  • 招商銀行
  • 信和置業
  • 中國平安
大陸的看
  • 格力

當然也要看一些爛公司看看為甚麼大家覺得它們爛,我就不舉例子了。

要成為真真正正的投資大師,一定要自己看公司年報,看幾年,寫詳盡的分析,寫下自己每個投資決定的理由。你寫的東西不一定要公開,只要你自己寫下就好。只有經過運用學回來的知識,去看現實公司的年報,寫下自己的分析,做足深度工作,才可以成為價值投資專家,股壇的投資大師。

我在另一個網誌會不斷更新一些讀物的推介。

2016年9月16日 星期五

退休/遺產理財

何謂退休理財,或者遺產理財?當你有一大筆錢,而你每年需要由這一筆錢去支取生活費時,你就要理這筆錢,為你以後生活準備。投資渠道很多,但簡單穩定的,我認為是股票和債卷兩種。這篇網誌可能和我之前的一篇投資用指數基金,不用想,不用煩有點重複,但那一篇主要是提議你在財產的累積時用每個月的現金流去投資指數基金,而這一篇則是假設你在有一筆突如其來的錢時,怎樣去利用這筆錢來維持你的生活水平。

中國人喜歡磚頭,買房收租養老,是年青人的夢想,中年人的計劃,老年人的理所當然。但你有沒有想過,買房收租的風險呢?如果你是大有錢人,有十幾個房地產收租,那當然是穩穩陣陣安心退休,但你如果和我一樣,小眼晴小耳朵小鼻哥小人一個,沒有父幹,可以買到房自住算了不起,跟老婆奮鬥買多一房收租也勉勉強強,再多幾間房的話是遙不可及的事情。當你的退休計劃是靠一兩間,兩三間房收租的時候,那交不交租是你租客的事,還是你退休的事?你要把退休計劃靠那幾個租客嗎?只要一兩個租客不準時交租,你每月的洗費就沒了四份一,三份一,或二份一,甚至全部,你的退休可以安穩嗎?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你買的地段,租金可以一直在你退休的幾十年升下去嗎?只有幾間房收租,可以分散投資的機會有限,況且你退休時當然不想縛手縛腳,想要去哪兒,幾時去,你話事,但要準時收租的你,可以嗎?一不小心招了個租霸,沒租收還不算,還是花一大筆錢裝修,你心臟負荷到嗎?

長遠來說,可以肯定的是世界上的經濟會越來越好,因為人是越來越進步。在這個世界上經營的公司總括來說,賺的錢,也是會越來越多,這些公司的老闆股東股民,身家也當然會越來越厚。這是我喜歡股票的原因。我想強調一點,我說的是"總括來說",因為個別公司會有倒閉的一日,給別的公司替代,所以做股東,就要做所有公司的股東。當然,買所有公司的股票,每間買一點,手續費高昂,而我們也沒有能力去找每一間公司,發掘每一間新公司。一個簡易的方法就是買基金,不是任意的基金,我說的是指數基金。

指數基金就是追蹤某種指數的基金,所以我們要找的是可以賺取"世界經濟會越來越好"這個信念的指數,就是通過客觀標準,以測量一個地方股票市場總市值的指數,如美國市場的標普500,香港的恒生指數,台灣的台灣加權指數,中國的沪深300,或由MSCI、FTSE等公司編製的幾種指數。這些指數包含了目標市場最大的公司,幾十,甚至幾百間。長遠來說,股票的價值會隨公司業績上升,所以這些測量地方公司總市值的指數,是可以可靠地反映它們目標市場的經濟。追縱這些指數的基金,自然就可以讓基金持有人賺取"世界經濟會越來越好"這個信念的回報。值得一提的事,標普500有很多公司都是世界大公司,所以標普500間接也反映了全世界的經濟,不只美國。

其實也是有測量全世界經濟的指數,例如FTSE Global All Cap Index(美國先鋒集團有追蹤這指數的基金VTWSX),但不是全世界的政府都有足夠的法制去保障投資人的利益,在這些地方的公司會有反映不了這些地方經濟的問題,而且不是每個地方也夠先天條件去孕育出偉大的公司,我們自然要避免一下。現在我覺得法制健全又有先天條件的地方,有美國、英國、歐洲、香港,新加波。其實中國也是可以的,但在中國有很多大的上市公司都由政府控股,對投資人的利益有所影響,所以保守來說我是盡量避免買中國的指數基金,但也不是很反對。

由於世界的經濟也會有起伏,這些基金的價值也會有起伏,對每年要靠這筆資產支付生活費的你,有一個reverse dollar-cost averaging的問題,即平均買入法的反方向,簡單來說就是在市場低價的時候賤賣更多的資產去維持生活,到升市時就「冇仇報」。

我用一個例子來講解reverse dollar-cost averaging是怎樣影響你的資產。假設你把$500,000資產都作定期存款,每年回報1%,每年支出$36,000,10年後你的資產會剩下$175,671。

如果你把資產都放在指數基金,用平均每年6%回報計,沒有支出的話,$1十年後變$1.79﹕
但股市會有上下波動的,指數基金也會,我假設波動如下圖般(因為平均每年複式增長6%,所以10年後$1都是變$1.79)﹕
如果你用這個方法全部資產放指數基金的話,每年支出$36,000,十年後你的本金$500,000會剩下$68,151﹕
你沒有看錯,全指數基金的資產十年後餘下比全定存的資產$175,671還要少!你可以看到,一個大熊年,如上圖的第三年跌70%,支出了你的生活費後,造成了你資產的永久傷害,所以第四第五年的大升市也不能補救。

要減低這種風險,就靠分散投資和我之前提過的再平衡。我用一個70/30的例子,即資產分為股票70%定存30%,其中股票即是指數基金,繼續用我之前假設的每年回報,支出仍然是每年$36,000﹕

用這個70/30投資組合,十年後原來的$500,000還剩下$475,446,比之前純定存或純指數基金的組合好多了,這就是分散投資和再平衡的威力!

由於我們不知要靠一筆錢生活多久,所以我們在計劃時最好要準備這筆錢要支撐到永遠。以下有幾個要點﹕
  1. 支出佔總資產的比例不能太大,如上面的例子是7.2%就太高了,最大的風險不是死的時候還有錢剩,而是沒錢剩的時候人還沒死!
  2. 指數基金最好有兩種或以上,分散一點風險。
  3. 指數基金部份要60%以上,因為投資組合的回報主要靠指數基金。
  4. 定存那邊可以分最多一半用超可靠公司或政府短期債券代替,沒信心的話其實全部做一年定存也可以。
因為這幾個要點,我定了以下的這個方法去做﹕
  1. 先計一計每年要在這一筆錢每年要支付多少。如果你沒其他收入,那就要計你每年的生活費,住宿費,車馬費,雜費,娛樂費,加少少零用錢做緩沖。
  2. 把計好的每年總支出這個數字E。
  3. 將你全筆錢減E,餘下的叫做V。如果E佔V超過4%的話,要考慮省一點,盡量做到E在V的4%或以下。
  4. 如果E低於V的1%,當E是1%好了。
  5. 把E乘10,這個就是V放定存的佔比,叫C%,其餘的錢(1 - C%) = S%,放指數基金,選最少兩種最多三四種基金好了,每一種基金放一樣的金額。這個C和S是以後都不變的。
  6. 即是說,你在剛拿到那筆退休金/遺產的時候,先把你第一年的生活費E放你隨時可以提取的地方,例如銀行活期(你不介意麻煩的話可以一半活期,其餘一半放六個月定期之後到六個月後才變活期)。然後你的投資組合V會有10-40%是定存(或其中一半用短期債卷),其餘放兩至四種指數基金(可以參考這篇投資用指數基金,不用想,不用煩來選基金)。
  7. 一年後你可以提出的最多金額是 E * (1+4%) = E1,4%其實是通脹,所以你之後每年可提出金額是E1 * (1+4%) = E2,  E2 * (1+4%) = E3, ...E4...留意E和V在第一年年頭後就再沒有一定佔比的關係了。那些E都是每年可提取的最大金額,所以你可以選擇提少一點就少一點,但千萬不要提多。
  8. 回到第一年尾。你的投資組合V會產生一些股息和利息,提出E1,不夠的話,先不要做任何再平衡,先看看V減去足夠的錢給提取後,用C%和S%計出新一年的定存金額和指數基金金額,然後根據每部份的差額去做買賣作調整,做到再平衡的作用,多餘的現金用來提出E1。如果買賣的金額是少於港幣$20000,還是不要動好了,手續費貴。
  9. 下一年再重複8.
我具體模擬一次,避免說得太抽象太難明。假設你的退休金是一千萬港幣,每月預計用三萬,即首年E是$360,000。V一開始是($10,000,000 - $360,000) = $9,640,000。E/V = 3.734%,少於4%,可以了。E乘10是37.34%,當35%好了。指數基金我選香港上市的2800盈富基金和3140領航標普500。即一開始,我將$360,000放入銀行活期為來年的支出,將餘下的9,640,000,分35%去定存,65%一分為二投資2800和3140。十年的操作見下表(每年的定存回報假設不變是1%,指數基金股息2%,指數基金升幅每年平均複式4%但每年亂作)﹕

根據這個表,一年後,你要賣出$166,325值的2800,賣出$72,335的3140(股票買賣只能一手一手交易,所以數字是大概),加$23,321做定期。連同股息加利息$159,060,你在這個投資組合的提出就是$166,326+$72,335-$23,321+$159,060 = $374,400,和預期一樣(第一年的$360,000乘(1+4%))。這個模擬是根據指數基金每年平均複式回報6%,其中2%股息,4%是升幅,可以看到就算支出一開始只佔投資組合少於4%,但20年後已經去到16%以上,這個佔比之後會上升得更快,所以謹記,每年的支出最好盡量少,盼望退休金或遺產夠大。

2016年9月7日 星期三

愛孩子就不要縱他們

今天看到這篇關於教孩子的,太好的一篇文,直接轉(一開始的故事是不是真的就不用追究了)﹕
一哭闹就心软,看看这对父母做的蠢事。
最近有个宝妈在群里跟我们说“千万不要因为孩子哭闹就迁就,否则害人害己呀!”她随后给我们分享了她亲戚发生的事:
年幼的孩子好玩,什么事情都要尝试。高速路上,一对夫妻带着3岁的儿子出外旅游,车辆行驶在高速路上,当时路段没什么车,孩子说想摸摸方向盘。孩子的爸妈一开始拒绝。
没想到孩子哭闹起来,孩子妈妈心软,说:“反正路上没什么车,你就让他摸一摸!”当孩子摸了一下没过瘾,还想像开摇摇车一样转一转方向盘,被孩子的爸妈拒绝。
没想到孩子又哭闹,孩子妈妈跟丈夫说:“你在一旁看着,手扶着方向盘,如果有危险你也能及时阻止。”孩子开了一会,爸妈让孩子回到后座位。
这时孩子又哭闹了,孩子妈妈受不了孩子哭闹,说:“好吧再给你开一会……”结果没多久车辆刚好过桥,一不留神车子撞破围栏直接掉到了河里,一家三口全部遇难。警察后来在孩子妈妈的手机里找到了这段视频,因为孩子的哭闹,慈爱的妈妈一步步让他们跟死神靠近。 
孩子一哭闹父母就妥协,类似的事情在无数家庭每天都上演:
吃饭前不许吃糖,但孩子哭闹着说一定要吃,心软的大人骂咧咧:“给你吃给你吃,等下如果不吃饭看我不揍你!”孩子如愿以偿,即使等下不好好吃饭,也能如法炮制逃过责骂;
商场里,妈妈说:“不可以再买恐龙,家里已经有很多恐龙,而且家里很多玩具你都没玩!”孩子哭闹滚地,“我就要我就要!”大人一脸无奈牵着孩子从货架上取下了一只绿色的恐龙玩偶;
游乐场里,“爸爸,我还要玩小火车……”爸爸拒绝后孩子开始哭闹,跺着脚抽噎着,眼泪鼻涕横流,面对路人怪异的目光,这爸爸窘极了,只好再去买一张票,孩子这才破涕而笑;
大人给孩子泡了牛奶,孩子喝了几口后说不喝牛奶要喝饮料,大人不答应,孩子开始哭闹反抗,大人因为孩子的哭闹而极度厌烦,“好了好了,别哭了,给你喝几口……”结果孩子一下子喝了半瓶,牛奶也喝不下去了……
这些情形跟马戏团的训练动物非常像,孩子就像一个驯兽师,“调教”着大人
海豚为什么能跳水钻圈?这是因为训练员在圈的这头放上食物,海豚通过钻圈多次得到食物后,就知道钻过这个圈就能得到食物,那么当训练员将圈朝水面放时,海豚就能通过钻圈跳出水面,因为对海豚来说,“钻圈”=“食物”。老虎跳火圈、黑熊舞蹈的训练也是同样的道理。 
我们的孩子比动物聪明,因为一次次地通过“哭闹”尝到甜头后,他们把“哭闹”使用得炉火纯青,对于孩子来说,“哭闹”=“达到目的”。大人在面对孩子的哭闹时一次次无原则地心软妥协后,结果无数大人被孩子这一“杀手锏”制服。很多家庭对孩子的哭闹,是从“心软”到“反感”再到“愤怒”变化的,以至于后来家长感觉孩子像脱缰的野马蛮不讲理,大人最后堕入了不打骂就管不了的无边深渊,遗憾的是大人正是这一结果的始作俑者。
那么,面对经常以“哭闹”要挟父母的孩子,我们该如何应对?如果你不想向孩子妥协,又想快速结束这一窘况,又不至于给孩子带来不愉快的情绪,请学习这位妈妈的做法,效果超赞!
一妈妈带着孩子逛商场,孩子被商场里的超人吸引住了,妈妈拖拉硬拽都不行,孩子干脆往地上一躺,一把鼻涕一把泪哭闹一定要妈妈买超人。
妈妈不愠不火,“哇,前面有好美味的水果捞呀!妈妈好想吃呢!”孩子止哭,凝神在听,“这样,妈妈今天只能花XX块钱,给你二选一,你如果选择超人的话,等下就不能吃水果捞了,你只能看着妈妈吃!但如果你选择吃水果捞,咱们赶紧去,你可以点你喜欢的椰奶芒果捞,妈妈点……”
“我两个都要!”
“不行,只能选择一个!”
“我要超人!”
“不准反悔哦?”孩子信誓旦旦点头。
结果当孩子欢天喜地地拿着超人,然后落寞地看着妈妈吃着喜欢的水果捞,孩子不甘寂寞地恳求妈妈:“给我吃一口吧!”
“不行!你自己选的。”
最终,孩子眼巴巴地看着妈妈将美味的水果捞吃光。
“哎呀,妈妈,我好像也不是很喜欢超人!”
“不喜欢也没办法,下次再选吧!”
孩子眼泪都崩出来了,相信他下次能做个更好的选择。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选择后,孩子也变得理智和讲道理了。
“规矩”+“选择”就是应对熊孩子蛮不讲理哭闹要求的法则。
其他情形呢?如果孩子饭前吵闹着要吃糖,可以让孩子选择饭后吃酸奶蛋糕还是饭前吃糖,只能选择其一;如果孩子吵闹着要坐小火车,你可以跟孩子说如果再坐小火车就会丢失了吃麦当劳的机会,让孩子选择;如果孩子吵闹着想喝饮料,你可以跟她说如果选择了喝饮料就不能享用醇香的自制酸奶,让孩子做选择……
事实证明,在新的选择面前,孩子们往往偏向于选择后者。父母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后者的选择,设置的原则是孩子喜欢并且父母愿意发生的。 
最后提醒的是,上面的方法不适用于1岁内的宝宝
因为1岁内的宝宝通过哭闹来告诉大人,自己饿了、冷了、尿湿了,他们还通过哭闹让父母拥抱自己来得到安全感,对于1岁前的孩子来说,哭闹是他们的重要表达方式。但如果一个会说话的孩子,还通过哭闹而不是说话来表达需求,这就是坏习惯。

2016年9月4日 星期日

不要太早學投資理財

在一本台灣書三大叔樂活退休術裡,其中一個作者施昇輝說他在出了第一本書只買一支股,勝過18%後,受邀請去演講。他發現台下年輕人超過八、九成,所以不太開心。因為他怕年輕人們把「理財」當成最重要的收入來源,怕他們都只想找到一條捷徑來快速致富,做以小搏大的英雄,不好好利用時間增進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和語言能力,不在下班休假時來交朋友培養人脈,耽誤了工作前程。在現時「價值投資」滿天飛,齊來做「財自」的這個年代,我覺得施昇輝先生說得實在太對了!

年輕人真的不用花太多時間學投資理財,只知節儉就好了。有人以為間中用手機看一看網誌不礙事,但正如我之前一篇網誌小心資訊氾濫所說,時間就是這麼一點一點浪費掉的,上網看東西,是真的會上癮。上網看網誌關於投資,因為不用太費腦力,又好像學到不錯的知識,以為時間用得其所,實在是大錯特錯了,讓我來解釋一下為甚麼。

假設你剛畢業,月薪$15000,年薪$180,000。如果你把平時的時間精神都放在工作上,增值自己,擴展社交圈子,兩位數的加薪不難做到。假設你第一年加薪10%,第二年轉工加薪20%,那即是每年加薪15%,第三年你的月薪差不多是$20,000,一年來說比你$15,000的月薪會多$60,000儲蓄(12 x [$20,000 - $15,000])。如果換個角度,你把平時的時間精神放在投資,我當你有天資,很快學有所成,達到巴菲特水平,達到每年比指數回報多10%(這是巴菲特在2015年致股東的信的數字),你用你第一年儲到的錢,假設$100,000,你只比不用想不用煩的指數基金回報多了$10,000,跟$60,000差太遠了。況且,如果你學投資那麼行,工作上努力的話成績一定不會差,大學生畢業三四年後人工到$30,000不會太難,這還沒包括你轉工的sign-in bonus!如果你起薪點高,你用時間去努力工作的回報比投資會更加高。如施昇輝所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用在工作上可以,用在投資上,真的很說不準。

所以說,年輕人,不要太早花時間學投資理財,專注工作才是王道。平時只要節儉就夠,中國人天生就懂,不用學。儲起來的錢在夠兩個月生活費放在銀行做應急後,其他放到指數基金例如月供盈富基金(看投資用指數基金,不用想,不用煩)就好。因為你是每月放錢去投資,連再平衡(rebalancing)也不用做。

那要幾時開始學投資才化算呢?說真的,除非你很喜歡投資,不然你專注工作上然後拿到工作的成功感就好,錢放指數基金夠你有小富的了。如果你對錢有特別的渴求,那等你可以用來投資的本金夠多才開始學投資吧。至於幾多,你可以用這條方程式(以港幣計算):
Max(25000, S) x 0.1 x 12 / 0.1 = C
其中S是你月薪,C就是計算出來的本金,Max(25000, S)代表取25000或你的月薪,視乎哪個較大。這條方程式簡單來說就是當你本金有$300,000(或本金等於你年薪,視乎哪個較大)之後,才開始學投資。方程式的假設是你在月薪$25,000後再大幅加薪的機會變小,用時間來增值或學投資的trade-off是10%的加薪(方程式裡的第一個0.1)或投資有高於指數10%回報(方程式裡的第二個0.1)。如果你的工作封頂位比較高,例如工程師,應該用50,000,不是25,000,如果是醫生,那就用120,000。

2016年9月2日 星期五

給別人有建設性的答案

每次去Quora或知乎,我也會禁不住對一些詳細又有想法的答案肅然起敬。例如巴菲特怎樣投資,或是一些很「行」的問題如甚麼是賺一百萬的最好方法。那些問問題的人可能只是隨口問問,可能很懶,不自己做功課,但那些答的人真的很用心,很詳細。我不知道是甚麼原因(其實我知...)他們願意花那麼多時間去答一個素未謀面的人的問題,但他們真的令我深受感動。

相反,我有時網上看到一些看上去很有學問有智慧的人,他們答問題的質素實在是強差人意。例如你問「甚麼叫馬太效應?」,他們會答「可以看聖經」,或是回你一個問題「為甚麼想知道?」,甚至弄一個lmgtfy,還有些是直接說你懶,說你是伸手黨,也有些是擺出一個高人的姿態,說句「你自己做功課吧」。那些亳無建樹的答案浪費人時間,充滿負能量,而且一開始就給別人定型了,只會疏遠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對,他們沒有義務去為別人解答問題,但我們是不是凡事都要有回報才去幫別人呢?

要做一個社會上有用的人,做一個帶給這個社會正能量的人,由今天開始,想想怎樣給問問題的人和其他看到問題的人帶來價值,給別人有建設性的答案吧!這樣你不但會得到更多人的尊重,還會對你自己的個人知識有所增長,因為當教別人的時候,你會實際地把你的知識寫出來,你會發覺到可能你的知識裡都有一些空白的地方,這可是一個給你自己學習的機會呢!

要寫出一個好答案,有些技巧要注意,下次你要幫人解答問題的時候,看看以下有哪幾樣可以幫你去寫出一個令人為之讚嘆的答案吧(其中一些取自10秒內言之有物的即答思考法):

  • 假設問問題的人是真心的想得到答案,得到幫助,不要覺得他懶,你要保持心境正面。
  • 想想如果你是問問題的人,你會想得到怎樣樣的答案。
  • 可以給別人說一下你用甚麼角度或立場去答這個問題,例如別人問一間食肆的魚蛋怎樣,你可以答「根據我吃魚蛋多年,每個月超過50粒在不同店舖的經驗。。。」,或者是「我沒有親自吃過,但我聽朋友說。。。」
  • 盡量具體,少用一些抽象的字,例如單單的「很好」。
  • 可以間中引用一下別人,尤其是名人,說過的話。
  • 盡量詳細,想一想別人看到你的答案會可能出現甚麼疑惑。間中用比較,可以令答案更豐富。
  • 看清楚問題的各個部份,最好每一個部份也答到,如果有些答不到或不想答的話也指出來,不然別人看到你答得很用心的部份會想讚你,但看到你沒答到的部份會有一種「你有沒有認真看問題」的感覺。
  • 如果問的問題很抽象,或者是典型的每個人都不同,例如「現在是不是入市買股票的時機呢」,你要克制自己懶懶的去答「每個人不同,你要自己做功課」的沖動。正確的應對是給別人一個,或幾個具體的例子,例如「你可以看看你的錢幾時要拿回用,如果可以放三年的話。。。」
  • 如果你讀過甚麼書或看過甚麼跟問題有關,可以提議給別人。
  • 勇敢地說出自己也不清楚的地方,給人知道你的答案哪些地方是你較有信心,哪些地方他可能要再「另請高明」。
  • 按「發出」之前,把自己寫的看一篇,看看有沒有錯和遺留。
  • 先把要答的寫在有儲存的地方上如Google Docs,那就不會丟了未發出的心血。


2016年8月29日 星期一

投資用指數基金,不用想,不用煩

先看看如果你投資兩款指數,1) S&P 500 和 2) 恒生指數 歷史以來連同股息的回報(假設股息不用來再投資)﹕

如果你在1960年$1買入S&P 500,連同分派的股息,你在2015年會有$47,平均每年複式回報7.26%。

如果你在1975年$1買入恒指,連同分派的股息,你在2015年會有$98,平均每年複式回報12.14%。

S&P 500的資料可以在這裡找: http://pages.stern.nyu.edu/~adamodar/New_Home_Page/datafile/spearn.htm
恒生指數在這: https://www.quandl.com/data/YAHOO/INDEX_HSI-Hang-Seng-Index-Hong-Kong

如果你在1960年買入追蹤S&P 500的指數基金,如SPDR S&P 500 ETF(symbol: SPY)(或在香港買的領航標普500(symbol: 3140)),你的每年平均複式回報在扣除費用後很大概是7%。如果你買追蹤恒指的2800盈富基金,回報是12%。得到這樣的回報,不用任何時間費神,買入然後長期持有就行了。這個回報比很多其他的選擇好得多了,而這就是這篇網誌想帶出的訊息:不用想,不用煩,投資用指數基金

甚麼是指數基金?
指數基金是一種以復製一種指定指數回報的基金,例如盈富基金就追蹤恒生指數,方法就是根據恒生指數入面各股票的權重來買入各樣股票。指數類型有很多,不一定是股票,也可以是債券、樓價等等,但這篇網誌說的是跟蹤一籃子股票的指數,因為回報最為理想(詳情可以看 Stocks for the Long Run,整本書就是為了說出長線投資股票比其他資產優勝)。股票的指數也分國家,地方,大中小型公司,不同行業,成長或價值,或有一些特別偏好例如股息的追求。S&P 500是追蹤在美國上市的500間大型公司回報的指數(不一定是最大的500間,因為有流動性,地域來源收入等因素)。恒指則是追蹤香港上市的藍籌公司。

為甚麼指數基金的回報那麼好?
在資本社會,透過公司賺取回報比其他方法高,公司因為自身的經營能力不斷改善,人口增加,社會的通脹偏向,每年賺的錢隨著時間越來越多,公司價值越來越高,而股票是公司的擁有權,自然回報高。

股票指數基金給你的是市場回報,即大概是一個市場入面公司總和的回報。如果你自己選擇個別股票回報可能會高一點,但風險不低。要不用煩,不用想,投資指數基金對很多人來說是一個較好的選擇。簡單來說,以下是買指數基金而不是買個別股票的理由:

  • 沒時間。在本金少的情況下,用時間去增加你的工作收入會比花時間研究股票有更高的回報。
  • 不夠股票投資的智慧和應有的性格。股票投資對性格有不少於知識的要求。股神巴菲特和他的合伙人芒格不是天才,但他們特有的性格令他們的投資成功。
  • 對投資沒興趣。人不是一定要賺盡世上的每一分錢,如果你對投資沒興趣,不如花精神和時間在你喜歡的事情上,投資的事就交給指數基金好了。
  • 滿足於市場回報平均每年6-8%,不需要變成超級有錢(如果你想超級有錢,創業可能比買個別股票好)。

總體來說,指數基金比自己選擇股票或其他基金的回報高,主要是因為在一個市場裡,每一次買賣都是一個零和遊戲(zero-sum game)(這個計算是包括機會成本),所以整體來說只能賺取那個市場經濟上升的回報。基金的經營費用和個人交易的費用越高,回報越低。因為追蹤指數的成本很便宜(你自己也可以做,不過不建議),所以指數基金運營費很低。美國上市的SPY是每年0.09%,香港上市的2800盈富基金是每年0.10%,香港上市的3140領航標普500每年0.25%。你沒看錯,每10000元只交每年9至25元的費用,真的很低。

為甚麼選指數基金,而不是其他經理人更加落力挑選股票的主動型基金?
指數基金賺的市場回報,在定義上是比市場一半的資金所得到的回報高,比另一半的資金回報低。之前都說過有大概6-10%的回報,很不錯的了。如果你選主動型基金,你不知道哪一種基金會比市場的回報高,而你隨機挑中的機會其實是低於50%,因為主動型基金的費用較高,影響回報。一個基金經理連續幾年的好回報,也可以是隨機的結果。你以為看歷史連續十年回報比市場好的經理就一個好選擇嗎?如果有一千個基金經理,那即使他們是隨機的投資平均來說裡面也有一個會達到連續十年比市場的成績好,但那十年的記錄對將來的回報預測跟本沒有幫助,而在這個社會上,基金經理不只一千人。要選一個好的基金經理所需要的知識和判斷力不會比挑個別股票少,何苦呢?

曾經有一個對沖基金經理在2008年對巴菲特挑機,用Protege對沖基金挑戰巴菲特所選的指數基金SPY,以下是2008到2015年的結果(來源):


著名的基金經理人彼得林奇Peter Lynch,大家可能聽過,他的Magellan fund曾經打敗S&P 500多年,但在他最後的幾年,成績其實和S&P 500差不太遠。我在一本書The Four Pillars of Investing: Lessons for Building a Winning Portfolio找到這幅圖:

有一些人,尤其近來興起的一堆「價值投資人」,不斷的說市場有效論(efficiency market hypothesis)是錯的,還會間中引用巴菲特或芒格說過的話斷章取義。我覺他們主要忽略了兩點。
  1. 市場可能在短期因為各種原因失效,但長期來說是有效的。Benjamin Graham也說過"In the short run, the market is a voting machine but in the long run, it is a weighing machine."
  2. 市場有效論的意思並不是說市場是對的,而是說你很難去証明市場是錯的。要証明一件事很多時都需要有現在最新的資料,不然都是空談,而市場對最新資料的消化是挺有效的。
投資在指數基金,在長線來說,比其他的基金有更加穩定和可觀的回報。

選擇甚麼指數,甚麼指數基金?
要有穩定的可觀回報,選擇指數最好符合以下條件:
  1. 指數包含的都要是公司的股票。
  2. 要包含各行各業,收入來源來自不同國家,分散風險。
  3. 要有盡量多數量的公司。
  4. 公司要在資本主義,政府對私人公司盡量不干預的國家。
  5. 包含大型公司的比重最好多一點,因為資本主義有馬太效應,強者越強,大公司成為大公司一定有過人之處,而且大公司的財務較穩定,公司的價值也較穩定。
  6. 公司要在民主的國家。
  7. 公司要在軍事強大的國家。國家能夠保護公司在其他國家的利益。
  8. 公司要在政治穩定的國家。
  9. 指數根據市值來決定一間公司在指數的佔比(market-cap weighted index),這樣可以減少基金裡的交易費用和基金經理的主觀因素。
  10. 指數的目標市場要有大量有代表性的公司上市,可以納入指數。反面的例子是一些中東國家指數並沒有很多中東國家公司,因為那裡上市的公司很少。
因為以上的條件,我認為只有追蹤國家或廣泛地域的指數,如美國的S&P 500,香港的恒生指數,歐州的FTSE Developed Europe All Cap Index,除去美國以外國家的FTSE Global All Cap ex US Index,追蹤全球公司的 FTSE Global All Cap Index。

根據我個人喜好,如果我在美國,會選擇以下的ETF:
  • SPDR S&P 500 ETF (SPY)
  • iShares MSCI Hong Kong (EWH)
或是用領航的開放式基金(open-ended mutual fund),不用ETF:
  • Vanguard 500 Index Fund Admiral Shares
  • Vanguard FTSE All-World ex-US Index Fund Admiral
如果我在香港,則只會選擇ETF,因為香港的開放式基金(open-ended mutual fund)費用太高。
這樣的回報未來可以持續嗎?風險是甚麼?
我所選擇的指數基金的回報是根據這個世界的經濟成長。這個世界會越來越好,因為資本主義的國家會培育出越來越好的公司,全球的人口會一直增加。一些人以為高增長的地方都已經開拓了,但是我相信未來還有很多高增長的地方。互聯網令知識和信息以很低的成本給予這個世界每一個人,現在有更大部份的人可以參與科技和公司的發展,經過過去十多二十年的沉澱,人類的潛能對未來所帶來的經濟增長我認為不會比上個世紀差很多。指數基金未來的回報可能會比以前差一點,但相信仍然是相當可觀。

指數基金包含的始終是股票,雖然長遠來說回報可觀,但短期的波動不小,投資指數基金最好有十年以上的時間。恒指連股息在大部份的時間,十年的平均複式回報有時候6%以上。

S&P 500比較差一點,但5%以上也不會難。

通常用來投資的資金來源可以分為每月每年一點點的來,或是因退休、遺產繼承等的一筆過(lump sum)。兩種來源也可以用來投資指數基金,不過一點一點的去投資風險較低,例如透過月供股票去月供盈富基金,因為少了一大筆錢買入時價格太貴的問題。一筆過投資指數基金如果長線的話(20年以上)出錯的機會也不會太大,但在歷史上會出錯的年份也不少,例如2000,2007,和現在2016(大膽預測一下,呵呵)。除非你要用投資來退休,不然還是把一筆過的資金每年每月分三至五年平均的投入比較好。如果要用一筆過投資來退休怎麼辦?秘訣就是我之前說過的再平衡,同時投資幾支指數基金做組合,分散風險(在規劃退休時還要加上如現金或債券的資產,在此略過,以後有機會再寫一篇退休的)。你可以看看以一個一半恒指和一半S&P 500的一百萬組合由1984年開始,用再平衡得出來的結果。


在以下的圖,藍色是恒指十年的平均每年複式回報,紅色是S&P 500十年的平均每年複式回報,橙色是以恒指加S&P 500再平衡的十年的平均每年複式回報。


用再平衡的十年平均每年複式回報比純投資恒指差一點,但可以看到波動低了很多。恒指以往的高回報在未來未必可以跟以往一樣,所以選擇波動性低的投資組合會比較好。

指數基金那麼好,那跟房產來比,怎麼看?
房產回報本身比指數基金低一點,但因為房產可以用低成本和沒保証金追加(margin call)做槓桿,在計入槓桿的情況下回報(leveraged return)比指數基金好一點。中肯的說,我覺得對大部份人來說,房產,尤其自住樓,是一項很好的投資,主要是因為大部份人對房產的認識比較深,再加上房地產買賣手續比較繁複,間接鼓勵人長期投資。其實投資,無論房產還是指數基金,要賺取可觀回報都是靠時間,不理市場的高低,一直持有,這也是為甚麼在香港較多人是憑買房產達至小富。

指數基金和房產各有好處,你可以按自己的情況選擇哪個時間做哪種投資:

指數基金房地產
少錢的時候大概一千美元本金的時候就夠成本效益可以開始了。在香港可以用月供股票方式開始,$1000港紙可以開始了,不過因為手續費貴,我建議有能力每月供$3000才用月供股票。近乎沒可能參與,就算參與了也只能all-in一間房產,不能夠分散風險。有急要用錢的時候,房產變現能力差,尤其在房價向下的情況下因為槓桿令可以淨資產大幅降低,不能用重貸提取現金。
每月有充足現金流的時候,如有穩定工作或其他收入可以每月買一點,拉開時間投資,減低風險。因為另外有充足現金流,有能力供款,可以在每月還款與現金流比率不太高的情況下,投資房地產。因為每月的供款是強制性的,最好有預留三到六個月每月支出和供款。

退休的時候因為不用費神,很適合退休。不過指數基金的組成是股票,波動性不低,要好好留一部份現金或其他資產做緩衝,例如債券。我遲些會寫關於用指數基金來退休的方法。管理房理產較費神,如果你資產不多,不能同時有幾間房產,不能分散風險。房產最大的好處是有穩定現金流(假設你供款比租金),所以在有能力管理房產的情況下(或用物業管理)也是不錯的選擇。

有家庭的時候有了自住樓後,指數基金的變現能力和沒供款的壓力令指數基金有一定的優勢。在緊急情況下,你可以用孖展在不賣資產的情況下提取現金應付不時之需。不過記住,不是在緊急情況下不要用孖展。自住樓帶給家人穩定生活的優勢,是其他資產很難提供的。在有預留三到六個月每月支出和供款的情況下,借貸買自住樓應該是不會錯的了。

最後,我想以巴菲特的說話來做總結,可以在2013年給Berkshire Hathaway股東的信p.19找到http://www.berkshirehathaway.com/letters/2013ltr.pdf。巴菲特一生熱愛投資,用大部份時間去閱讀,和研究各樣公司的年報。他積極投資個別股票,達到長時間驚人的回報,但在八十三歲時他給他家人的建議是指數基金,而不是甚麼學習投資然後選擇個別股票,甚至不是巴菲特公司Berkshire Hathaway的股票,這一點值得我們好好深思。
Most investors, of course, have not made the study of business prospects a priority in their lives. If wise, they will conclude that they do not know enough about specific businesses to predict their future earning power. I have good news for these non-professionals: The typical investor doesn’t need this skill. In aggregate, American business has done wonderfully over time and will continue to do so (though, most assuredly, in unpredictable fits and starts). In the 20th Century, the Dow Jones Industrials index advanced from 66 to 11,497, paying a rising stream of dividends to boot. The 21st Century will witness further gains, almost certain to be substantial. The goal of the non-professional should not be to pick winners – neither he nor his “helpers” can do that – but should rather be to own a cross-section of businesses that in aggregate are bound to do well. A low-cost S&P 500 index fund will achieve this goal.
That’s the “what” of investing for the non-professional. The “when” is also important. The main danger is that the timid or beginning investor will enter the market at a time of extreme exuberance and then become disillusioned when paper losses occur[...]The antidote to that kind of mistiming is for an investor to accumulate shares over a long period and never to sell when the news is bad and stocks are well off their highs. Following those rules, the “know-nothing” investor who both diversifies and keeps his costs minimal is virtually certain to get satisfactory results. Indeed, the unsophisticated investor who is realistic about his shortcomings is likely to obtain better long term results than the knowledgeable professional who is blind to even a single weakness.
If “investors” frenetically bought and sold farmland to each other, neither the yields nor prices of their crops would be increased. The only consequence of such behavior would be decreases in the overall earnings realized by the farm-owning population because of the substantial costs it would incur as it sought advice and switched properties.
Nevertheless, both individuals and institutions will constantly be urged to be active by those who profit from giving advice or effecting transactions. The resulting frictional costs can be huge and, for investors in aggregate, devoid of benefit. So ignore the chatter, keep your costs minimal, and invest in stocks as you would in a farm.
My money, I should add, is where my mouth is: What I advise here is essentially identical to certain instructions I’ve laid out in my will. One bequest provides that cash will be delivered to a trustee for my wife’s benefit. (I have to use cash for individual bequests, because all of my Berkshire shares will be fully distributed to certain philanthropic organizations over the ten years following the closing of my estate.) My advice to the trustee could not be more simple: Put 10% of the cash in short-term government bonds and 90% in a very low-cost S&P 500 index fund. (I suggest Vanguard’s.) I believe the trust’s long-term results from this policy will be superior to those attained by most investors – whether pension funds, institutions or individuals – who employ high-fee managers.

2016年8月21日 星期日

網誌成書是沒有深度工作的結果

近兩年逛書局,看到多了一些由blog主寫成的書,其中較多的是投資,也有生活style,經濟,或旅遊。「富足人生」的文章較少談及現時的話題,因為那些文章容易失去時效,所以盡量避免。但我覺得「網誌成書」這種風氣近來有增加的趨勢,站在越來越少人肯去做深度工作的風口上,相信會持續頗長的時間,故此決定破例寫一下。由於筆者對投資較有心得,看了那些投資書籍之後除了搖頭,也頓然有感想抒發自己的意見,所以寫這篇網誌讓讀者也可以深思這種「網誌成書」的風氣所引申出來的問題。

之前筆者的一篇小心資訊氾濫主要是從讀者的角度出發,道出花太多時間在碎片化資訊的問題,現在這篇說「網誌成書」的風氣則是以旁觀者的角度,去探討沒有經過深度工作所得出來的這些書籍。筆者對投資較有心得,所以評論的主要是關於投資的書籍。

雖然筆者對「網誌成書」是抱負面的態度,但我還是會在作者出發點是好,真的想分享知識經驗的假設上去討論。我覺得那些書的作者只是不清楚上下文(context)的重要性,而不是存心想用捷徑去拿名和利。網誌文章因為其碎片化的特性,是較適合一些可以獨立來閱讀的文章,例如關於最近一則新聞的評論,一件產品的評價,一個專題的探討,或一些簡短的教學。將幾篇網誌的文章,集合成書,像散文集一樣,用來講解像投資這種博大而又複雜的知識,實在很不適合。我覺得這些書的作者太過急於求成,讀者讀完這些書的感覺多是"I don't know why, I just like this guy",感覺很好,好像知多了一點,但實際應用起來不知如何入手。更有甚者,將書中的某個建議硬套在自己的情況上,結果可想而知。思想得比較多的讀者,如筆者,更會發現這些書有時前言不對後語,邏輯上不成立,或是結論與親身經歷有所違背。
網誌寫成的書質素麻麻
看了一些將網誌文章集合而成的投資書之後,我覺得它們都有以下一種或多種的問題:

1. 不能將知識遁序漸進的帶出來
一本書通常都有前因才有後果,但每篇網誌都只有當時作者的假設,放在一起很容易有將邏輯沒有說明好的問題。例如一篇文章說護城河,另一篇說Google有多好,兩篇其實有關係的文章分開了放就失去了連貫性,作者覺得理所當然的事讀者可能看不出來。因為一本書的每一頁都知道自己是書的一部份,對編排可以造得比較細膩。

2. 不能將知識由淺至深的帶出來
複雜的知識通常都有一個知識的積累過程,如數學的微積分要放在代數和三角幾何之後。投資的知識雖然較容易吸收,但也是有過程的,一開始把市帳率p/b,市盈率p/e搬出來,沒有債券投資或現金流折現的基礎會造成讀者好像懂了但其實不懂的問題。

3. 沒有完整框架
如果一本書的題目是價值投資,那寫書時會考慮關於價值投資的各樣問題和知識,判斷出書要組成的部份和各個章節,之後才將每一頁寫出來,對完整性的要求較嚴格。網誌的文章一般不會要求有多完整,盲點較多,每篇文章寫的時候作者不會知道是要放在一個框架裡,所以文與文之間的恊同性和互補性低,放在一起不會做到三個臭皮匠出一個諸葛亮。

4. 缺少比較和對比
書的每一章都知道自己是書的一部份,所以相近的章節會給放在一起,而且有一個共同的作用,例如說明各樣計算價值的方法,那就會引出不同方法的比較和對比。把網誌放在一起很少會做到這種效果,因為作者寫一篇文章時很少會引回自己之前說過的東西加以說明,反而是今天的我打倒昨天的我較多...

5. 對專題的解答不完整
一本書的章節如果是說護城河,作者會把自己多年知道的各樣護城河說出來,詳加說明,引用例子。相反,網誌多是隨筆,只有作者當時的知識,在集成書時不會把新的知識補充上去,造成知識的不完整。

6. 失去時效
網誌是題目很多時是即時性,即昨天某公司出季度財報,今天出網誌評論,讀者多是一直追開該網誌,一出即看,沒有問題。但這些文章造成書的時候因為讀者有了不同時間的訊息,那些文章看上去很易會有感覺怪怪的感覺。

7. 缺乏了適當的重複
一些書的作者因為知道有幾點是特別重要,例如說投資時的margin of safety安全邊際,可能會在書中的幾個位置重複一下,加強讀者的記憶會感受到重要性。網誌因為想干貨較多,集成書時對文章的篩選也會有所遺留,和看不清整本書旳全貌,缺乏了這些特別設計的重複點。

8. 態度不同
寫網誌的心態多是隨筆,不著重完整性和正確性,反正已經作了個「免責聲明」嘛,很適合一些用寫網誌來自娛的人,如在週末充實時間,或退休人仕。寫書的作者態度則會更嚴謹,對書的要求較嚴格,所以寫成的作品有較高的品質。

9. 質素參差
一些作者寫了網誌一段時間後,知識增多,寫的文章也越來越有深度,但在編成書時,會將之前沒那麼有價值的文章跟之後有更高價值的文章放在一起,風格可能會格格不入,拉低整本書的質素。

雖然說了這麼多「網誌成書」的問題,但這並不代表我是反對所有作者將網誌文章篇成書的。一些網誌像說小故事般的很適合編成一本書,例如劉墉的我不是教你詐,那些小故事如果本來是網誌的文章,那編出來效果是很不錯的。其他一些關於某個狹窄題目的網誌,如講一種生活style簡約主義minimalist,也是可以接受。可惜就現時來說,由網誌寫成關於投資的書,我沒有看到一本夠質素的,主要是因為作者多是平時寫隨筆網誌多,對投資的心態可能是淺嘗即止,而出書只是因為讀者人數多就順其自然,小小自娛的心態,對讀者在投資的知識上幫助不大。


2016年8月15日 星期一

清單一切,連想都懶得想

最近讀了一本書叫為甚麼精英都是清單控(英文Listful Thinking),我一開始以為只是勸你要多做todo list,沒甚麼特別,但看完一兩章之後多了點啓發,竟然把整本書都看完,有點意料之外。GTD提供了一個無壓人生的框架,而善用清單就可以將GTD實行到底,更加廣泛地應用在日常生活上。

清單可以定義得很廣泛,基本上所有把東西列出來的方法,都可以叫做清單,包括了待辦清單(Todo list)、檢查表(checklist)、菜單(menu)、優點缺點列表(pro/con listing),還有筆記式的清單。大家有聽過一個叫SOP,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的字吧,我個人認為其實就是一個fancy checklist!在講解不同清單的應用場景之前,先用清單^_^列出用清單的好處:
1. 減低緊張不安。因為你要記著的東西都寫下了,你就不用費時和費神去苦苦回憶。
2. 讓我們更專注。我們的腦知道我們有東西沒有寫下來,所以要不停分點「腦力」間中回憶一下來增加記憶,寫下了就不用浪費這些腦力而去專心我們要做的工作。工作效率高了,我們有更多時間做其他事情。
3. 增強信心,不用怕忘了事情。而且在todo list上剔掉事情是一件很爽的事。
4. 幫助抓出重點的能力。列清單其實就是書一堆堆抽象的訊息中抓出重點的動作。
5. 整理思緒。專家發現,把東西寫下有助我們的創造力,尤其是用紙筆寫下,不是電腦的打出來。我覺得這點很有趣,應該是把「減低緊張不安」,「讓我們更專注」和「幫助抓出重點的能力」結合出來的成果。
6. 讓我們做好準備。看這篇文之後一些菜單和近似筆記的例子。
7. 減少context switch(不知中文是甚麼,我譯作「環境轉換」,但用的時候意思更似「轉換成本」)。多任務處理(multi-tasking)不是人類善長的項目,因為轉換任務時有context switch,即是由任務A轉做任務B,再轉回任務A時,我們會不完全記得任務A在轉換之前的進度,減低了工作效率。常見的例子是吃完午餐後重回工作枱,或放假後返回工作時。清單可以減少忘掉進度的這個問題。
有這麼多的好處,那就看看許多清單的應用場景吧!以下的提議我都是強烈推薦用Google Drive, Google Keep,同Google Tasks。電子化,不會丟。

選貼心食物的菜單
你是家裡負責家人饍食的偉大媽媽嗎?每天都會有今天煮甚麼的煩腦嗎?把家人喜歡的菜式都列出來吧,不要用記的了。把菜式名稱記在電腦,把菜式分類,分開素菜,肉,根部蔬菜(e.g薯仔)﹐海鮮,炒粉麵飯等等,列印出來,看著做決定,再沒有記的煩惱。平時留意家人說喜歡吃甚麼,想吃甚麼,寫下來,增加你這張菜單的豐富性。如果你連做決定都懶,可以抽簽!如果不知怎樣分類的話落樓下茶記拿張外賣紙偷師!
選貼心食物的菜單

幫你拿主意的菜單
中午吃飯不知大伙去哪兒嗎?把去過的地方寫下來,沒主意的時候拿出來挑一個就又一天了。

娛樂清單
把喜歡休閒時做的事列出來,如看電視,聽音樂,落星巴歎咖啡,等等。

十萬個為甚麼不是一天建成的
你有試過在平時無端端想起一個問題想問一個朋友嗎?在職人仕和從前朋友見面的機會比以前少了,有空約出來有時也不知說甚麼,那平時想起的問題就速速記下來,見面時可以拿出來用。

社交好幫手
要裝社交高手,可以把一堆問題,或一些小故事,小笑話,平時想到就寫下來,做好準備,到出席公開場合時用。Listful Thinking一書中提及你可以想像你如果見到哪個偶像要問甚麼做甚麼,也可以弄一張清單,到你真的有機會見到他/她是,不會不知所措,錯失時機。

做足功課checklist
你的工作要經常見客人嗎?有見完面卻後悔忘了問的問題,忘了要給客戶的資料嗎?我建議寫好一張checklist做範本(template),通常賣保險賣樓賣基金都是問那幾個問題的,做個範本很有用處。在和每個新客戶通話或見面之前可以用範本做基礎,根據每個客的個別需要不時想到甚麼可以寫下,到第二次接觸時可以得心應手。

One on One清單
你工作要和上司或下屬一對一見面嗎?弄一個清單吧,不然下次見面你眼望我眼。

每日Todo list
傳統的每日todo list增加工作效率是常識。當然也可以用來享受人生

分析拆解list
有試過選電腦,選房子,大學選科時的煩惱嗎?把每樣選項的特點用二維度(two dimension)的表格列出來,一目了然。很多賣電腦公司的網站也有用相同表格的。
分析拆解list

想都懶得想checklist
放假時,最怕的是返回工作崗位時,忘了要做甚麼。一個好辦法就是在放假前,簡單寫下公司和團隊的現況,同事正在做的事,和你放完假返回工作時要做的事。你返回工作時望一望,就知道要做甚麼,想都不用想。你將要記錄甚麼都寫在一個checklist上,在放假前像執藥般照做就輕輕鬆鬆去放假。

GTD checklist
GTD這個系統很複雜,把你GTD用的各種工具同apps記錄好,覆檢時要做的事也記錄好,就可以輕易的駕馭GTD。(請看為了無壓人生,實踐GTD一文)

交費用list
將每個月要交的費用列出來,不要靠等通知,可以讓你有掌握一切的感覺。每年的費用也可以寫下,間中望一望,少出差錯。有自動轉帳也有用,因為要幾時知道戶口要留錢。
交費用list

靈感不是一秒間的事
你寫每一篇網誌都是由零開始的嗎?偷偷告訴你,我每篇網誌都用了很多日子來做功課的。我每想起一個題目都會在Google Drive開個Google Docs文件,之後平時每有新想法或新資料都立刻在todo list上寫下(用Google tasks),到有電腦時把那些todo list上的想法搬去那些文件。有新想法時不直接寫在Google Docs上是因為電話開Google Docs比較慢,這些想法捕捉要快,不然轉眼忘了可惜。到每個週末時把資料和想法整理好,就是一篇博文了!

文章可以列出來
寫一篇文章很多時不知從何寫起,把文章的架構列出來,可以先把重點也列出來,那就完成你文章的第一個版本,version one了。在這個框架上開始寫就不用由零開始了。

分享了這麼多,你也自己想想可以在甚麼地方應用到清單,盡量用。不知由哪兒開始,可以在每週要做的事上,加上這項

[ ] 看每週「富足人生」發的博文

完成!

[x] 看每週「富足人生」發的博文

2016年8月8日 星期一

為了無壓人生,實踐GTD (Getting Things Done)

GTD是一本很出名,關於時間管理的書,全寫是Getting Things Done,中文譯作搞定: 無壓工作的藝術。作者David Allen有三十多年研究和輔導很多大公司管理層,幫助他們管理時間和壓力,令他們可以將注意力放在公司的遠見上,大大提升執行力。我覺得這本書的厲害之處是作者解釋了我們日常壓力的來源,而且提供了一個全面可行的系統去做時間管理,解決我們對時間喘不過起來的壓力。

GTD的中心思想是將我們日常面臨要做的事和想法通通記錄好,放在一個我們信任的系統裡,釋放我們的大腦,令我們的大腦不用裝東西,而只需要用來處理事情,那就可以在不用的時候就不用,到工作的時候才用,達至mind like water(心靜如水)的境界。

為甚麼雪櫃要二十四小時不停運作?那是因為雪櫃裡裝了東西,間中外面的熱氣會走入來,而雪櫃要不時確保裡面的温度低於一個水平,根本不可能停下來。我們的腦如果像雪櫃一樣裝滿東西,腦袋為了做好管理那些東西的責任,就要時不時開動檢查那些東西,確保它們妥妥當當,所以我們的大腦沒辦法好好休息。相反如果我們的腦是一部冷氣機,我們可以需要用它的時候才開動它,不用的時候就把它關掉,讓它有很多時間休息,到用的時候它就會精神爽利。

要把我們的大腦由雪櫃變冷氣機,秘訣就是用一個系統來代替你的腦袋去把事情「裝」起來,而你想工作時,只要跟著這個系統去執行就可以了。



這個GTD系統有點複雜,而且在用起來的時候不同的人會把它「個人化」一點,以下是我把它個人化了一點後將整個系統完整地用一幅流程圖來表達。


先來看用黑色實線箭咀的主要流程。假設你有一封郵件要寄出,你會在這幅圖的「有事情要做嗎?」這個位置。這是一件要真的做的事,不是簡單的看完就算的信息,所以直落下去「現在可以做嗎?」。這個位置是問寄郵件這件事現在可不可以做,不是問你現在可不可以做,例如,如果你不清楚地址,要等別人來告訴你,那這件事就是「不可以」現在做,那你可以寫在等待清單上,或寫上日曆提醒自己以後問人,之後就可以「當」這件事是處理掉了。當然,一般來說你都已經知道地址,這就是一件現在可以做的事。你第一要想到的,是可不可以找別人幫你做,例如你知有家人今天會經過郵箱,或是你有下屬,可以請他們幫你處理掉這件事了。正常情況下,你就要自己做,會去到「現在有時間做嗎?」的位置。如果現在有時間的話,就動手吧,通常如果事情用很短時間就做到的話,例如兩分鐘以內,那還是現在動手好。如果不可以,那就放入Todo list(待辦清單),或是差事倉庫。它們的分別在於Todo list是放今天要做的事或是短時間內要做的事,差事倉庫是用來放現在安排不了時間去做的事。如果現在沒時間做,但知道將來哪個時間有空可以做,就把寄郵件這件事放在日曆上就好了,記住要寫上確定時間和相關的資料。

再看看另外一個主要流程的例子。老闆要你交一份香港零售市場分析報告,那你在「有事情要做嗎?」的這個位置,因為這件事情有很多其他事情要做,你要在你的文件夾裡開一個大project文件,寫上這個「香港零售市場分析報告」project和日子。在這個project的第一件事﹕看看市場分析報告要有甚麼事要做。這件事會進入主要流程「現在可以做嗎?」的位置,你就當這件事和其他的一樣去用這個GTD把它處理就行了。如果你想起要問一個同事要不要跟你做這份報告,這件「問同事」事情在「有事情要做嗎?」這個位置時,要寫在你開的那個文件裡,之後才進入「現在可以做嗎?」的位置。

最後一個主要流程例子是由新信息開始,例如你得到一張食譜,或看到報紙上一張coupon,在「有事情要做嗎?」的這個位置是沒有(除非你現在就要吃),所以放入你的信息文件夾裡,分門別類收藏好。如果那個信息是香港電子零售市場報告,但當然放在「香港零售市場分析報告」這個project的文件夾裡了。

黑色虛線箭咀是日曆引發的事情,這個日曆通常是指像Google Calendar或簡單的鬧鐘去提醒你有事情要做,在時間到的時候你把事情放入主要流程去處理就好了(通常是直接去到「動手做」)。

藍色虛線箭咀是你在每日,每星期和每月的覆檢中要看的各個系統部份,我下面會有詳細一點的解釋。

紅色虛線箭咀是在覆檢時引發的新事情,新想法,或新信息,或舊的事情要從新編排(例如發現在差事倉庫中的「寄郵件」項目真的要明天做了),都通通進入主要流程去處理。

以上總算將這個GTD系統簡要的介紹了一編,主要都是從新的事情、主意、想法、或信息去做出發點,講解怎樣去把它們記錄好,令大腦可以暫時忘掉新外來物的衝擊。但要做到一勞永逸,不讓這些系統裡的東西走出來騷擾你的清靜,你就要明白最重要的環節:定期覆檢。只有在你清楚明白,任何事情都會給「定期覆檢」像一張網的包住,你才可以相信這個系統真的可以幫你運籌唯握,而你越相信它,它就越可靠。如果說以上的GTD圖是做到「無壓人生」的秘訣,那詳細解釋「定期覆檢」的做法就算是運用這個秘訣的「心法」。不過在解釋「定期覆檢」之前,先講一講系統裡幾個「儲存器」﹕

信息文件夾(知識庫)
這是一個地方來放你所有信息,參考資料,筆記,可以算是你的知識庫,分門別類放好以後可以容易找。這個知識庫要有這些功能﹕
  • 可以在任何地方也可以看和寫
  • 可以放便的隨時看和寫
  • 容易搜尋資料
  • 穩陣,不會容易丟掉
  • 地方夠大,可以放很多資料
  • 任何媒體的資料也可以放,例如文件,音樂,視訊,等等
我建議我現在用的Google Drive去做這個知識庫,因為它符合以上所有條件,有雲端同步所有地方,所有電子產品。Google是一間大公司,而且對Google Drive是很堅定的發展,不會有以後要轉地方的問題。你用Android, iOS, 或Chrome OS可以跟Google Drive線下同步,不用internet也可以用到,在大陸也可以,到有internet或在大陸以外時再連線就可以把資料再次同步了。免費也有15GB, 很夠了,不夠的話給$100 USD一年有1TB。另外一個很好的軟件是Evernotes,你也可以試下。

大project(放各樣projects的地方)
放你任何需要好幾樣事情組織起來(multi-step actions)才能完成的工作。簡單的如購買房屋,旅行,複雜的如公司要做的報告也要放在這個地方。有一個地方將你每一個project的所有資料記錄起來,容易決定下一步要做甚麼,怎樣去發展這些projects。大project也可以算是信息文件夾的一個小分支,當然也可以用Google Drive存放。我建議你分開放工作和私人projects的地方,用Google Drive的話,開一個"work projects"的文件夾和一個"personal projects"的文件夾分開它們就可以了。

等待清單(waiting list)
有時你要等一些其他事情發生才可以做一件事,那你可以放它在等待清單,在覆檢時才去看它們。例如你在討論區問了一個問題等答案,你可以將「查答案」這件事放在等待清單,那你腦袋就不用常常記著要去討論區查答案這件事了。如果你不想等覆檢,可以同時也把這件事放在日曆,提醒自己一個特定時間要去查一查。因為「查答案」這件事是不知要做多少次,而且很多時也可以不一定要做(反正去看的話很大機會還沒有人有答覆),這件事在放日曆的同時也要放在等待清單,確保你就算不依日曆去做,在覆檢時也會有機會考慮要做,不會把事忘了。這個waiting list我是用Google Tasks去放的,因為我Gmail長開,Google Tasks在Gmail的一角,很方便。有個缺點是雖然在Android和iOS有apps可以用Google tasks,但都不是官方的,我有點覺得Google可能對這個Google tasks放棄的樣子。如果你想用一個有更好前景的app,可以用Google Keep。其實有時很多電郵也是你要等某人的回答,你可以在電郵箱開一個夾或標籤叫"@waiting",把那些你在等一些事的電郵放進去。那個"@"可以使到這個標籤排在前的位置,方便你,因為很多郵箱都是用字母去排列文件夾和標籤的。
Gmail介面,右下角是Google Tasks,非常方便
日曆、行事曆
雖然說是日曆,但其實我說的是日曆app,即到時到候有提醒功能。紙的日曆沒提醒功能,又不能隨時看,所以不太方便。我自己用的是Google Calendar,免費,任何地方也可以用。我們日常很多時也有特定時間要做的事,只靠腦袋記會增加我們對生活的壓力,寫在日曆上就好。
Protip: 不要覺得小事就不寫在日曆上,因為小事也會扞擾你的腦,令你有些事牽掛著,而且這個系統的完整性很重要 。

待辦清單(Todo list)
Todo list是放你將會要做的事,通常是當天做的事(這個就是我之前一篇博文裡的「一天的事」清單)。你每天基本上大部份時間都是照著這個清單去做,腦袋不用費力去想下一步要做甚麼。這個list太長的話你會喘不過氣來,所以肯定今天做不了的話就放日曆或差事倉庫。這個跟等待清單一樣,我都是用Google tasks。工作和私人事最好分開兩個todo lists, 那你在私人時間就不用常常看到工作的東西惹煩惱。我自己其實有多一個叫"tomorrow"的list, 用來放我今天做不了,但真的很想短時間內做的東西,我在每天覆檢時都會看看可不可以在todo list擠一點tomorrow清單的事情。

Protip 1: 寫每件要做的事最好寫上有關的資料,例如要打的電話號碼。
Protip 2: 把事情按優先順序編好。
Protip 3: 如果你大概知道幾點要做,可以在事情的前方寫上時間,那你看的時候可以快速跳過現在做不了的事情。

差事倉庫
很遺憾,我們有太多事想做,但可以做的時間太少。對那些想做但沒時間做,或是暫時不能安排時間要做的事,也要把它們記錄好,不然我們腦袋會有所牽掛。這個差事倉庫就是用來放這些事情。我是用Google Drive,開一個叫"activities inventory"的Google Docs文件 (對,這個名稱是從Pomodoro Technique 番茄工作法借來,雖然我本人是不用番茄工作法的) 把所有這些事裝好,分門別類。在你清了Todo list後,可以回來這裡看看有沒有事你可以做。跟todo list一樣,最好分開工作和私人的差事倉庫。

有一些電郵很長是你暫時沒有時間讀,可以在電郵箱開一個"@working"的文件夾或標籤放它們。當然了,如果有太多這些電郵或是有其他有關資料要記錄,可以放在差事倉庫裡。
Protip: 在Gmail開的每一封email都有一個地址,在瀏覽器可以看到,如"https://mail.google.com/mail/u/0/#label/%40working/xxxyyyzzz",你可以把這個地址連同要做的事放入差事倉庫,方便以後開這個文件,這個地址只有你才可以開的。

覆檢、定期覆檢
定期覆檢是GTD的靈魂,有了定期覆檢,你就可以相信GTD這個系統是可以幫你處理好你的人生,即使你的腦袋沒記著!我建議你在日曆上,在工作日的每晚定一個時間做每日覆檢,最少半個小時。每星期五定一個每星期覆檢,因為這是每週工作的最後一天。每個月第一個星期日早上作為每月覆檢。以下是在每樣覆檢要做的事﹕

每日覆檢
  • 最好清空所有電郵,不過Inbox zero是以後有時間才說的一個題目了,呵呵
  • 想想有甚麼事忘了記錄在系統裡,好好記錄它們。
  • 看看Todo list,有沒有東西其實不用太急遲些再做,可以放到差事倉庫或日曆。
  • 看看電郵箱的@working, @waiting, 和你的等待清單waiting list, 想想有甚麼事可以做,加入todo list或日曆。
  • 在Todo list加上明天要做的事,可以在差事倉庫,大project,日曆裡找。
  • 看一看日曆明天要做甚麼,肯定明天要做的事都記錄好,要做的事在Todo list寫好。
  • 雖然好像跟上面有點重複,但最好快速的在大project和差事倉庫看看有甚麼事想明天做,以免遺留。
  • 有寫日記的習慣就在這個時間寫吧!
每星期覆檢
  • 想想有甚麼事忘了記錄在系統裡,好好記錄它們。
  • 想想週末有甚麼事要做,看看差事倉庫,大project,加入todo list。
  • 想想下星期第一個工作日要做甚麼,寫在工作的那個todo list,好好放下心情迎接週末。
每月覆檢
  • 我之前沒有提到,你最好在信息文件夾寫下你人生未來大計,包括五年內,一兩年內要做甚麼,想想每日或每星期要不要分一點時間去實現你的人生大計。在每月覆檢你就做以下的事
  • 看看你的人生大計,想想有沒有要改變,想想有沒有新的人生project想做,或有些舊的project不想做。
  • 看看你的大project,想想要不要加些事在差事倉庫。
  • 想想你個人的GTD系統有沒有要改善的地方。
  • 有時間的話也可以看看你的知識庫,可能會有新的想法。
在設計和實行GTD時,有幾點是要注意的﹕
  • 要記錄好所有事情,想法,主意,信息,在這個GTD系統裡。如果你的系統不完整,你就不會完完全全相信它,你的腦袋就會有東西牽掛。
  • 要選方便的方法去做記錄,你要隨時隨地也可以看到寫到這個系統,才可以保持這個系統的完整性和實用性,所以我都電子化了整個GTD
  • 對不想做的事say "no",你可以在信息文件夾開一個文件用來放這些不想做,但怕以後改變主意的事。如之前所說,系統的完整性很重要,把有少少機會將來會做的東西記錄好,腦袋就不用裝東西了。
  • 覆檢的時間日子要放日曆。
說到這裡,這個GTD大法已經完完整整地介紹給你了,今天開始你就創建你的GTD系統吧!記住也要把你這個系統怎樣去實好寫在你的知識庫,那你每次要實行時就不用怕會忘了看「差事倉庫」或是「等待清單」。把腦袋的東西都放到這個系統裡,讓它為你工作,因為只有清空腦袋,你才可以過無壓力的人生!